“少年清苦自霜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年清苦自霜臺”全詩
馬嘶深竹閑宜貴,花拂朱衣美稱才。
早入半緣分務重,晚吟多是看山回。
名高漸少翻飛伴,幾度煙霄獨去來。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浙東贈李副使員外》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浙東贈李副使員外》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李副使在浙東地區的情景和他的才華與經歷。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妙盡戎機佐上臺,
出色的軍事機務善輔助主政。
少年清苦自霜臺。
少年時代清貧,自謁朝廷時已見世風。
馬嘶深竹閑宜貴,
馬嘶在深竹中,閑適的環境可貴。
花拂朱衣美稱才。
花朵觸及朱紅袍衣,美麗之中展現才華。
早入半緣分務重,
從早晨起即投入繁重工作。
晚吟多是看山回。
傍晚吟詠時多沉迷山景回憶。
名高漸少翻飛伴,
聲望日漸提高,眾多人隨其后。
幾度煙霄獨去來。
多次征戰云霄,獨自往來。
這首詩描繪了李副使年輕時清貧自謁朝廷,后來成為主管軍事的輔助官員。他善于軍事機務,助力主政,為朝廷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工作之余,他享受著寧靜的環境和美麗的景色。雖然名望日漸提高,但他并非靠跟隨大流,而是依靠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他數次征戰云霄,獨自往來,展示了他的勇敢和果斷。
這首詩既展現了李副使的個人經歷與才華,又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欣賞和贊美。整首詩寫意高遠,表達了對忠誠、才華和奮斗的崇尚。
“少年清苦自霜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dōng zèng lǐ fù shǐ yuán wài
浙東贈李副使員外
miào jǐn róng jī zuǒ shàng tái, shào nián qīng kǔ zì shuāng tái.
妙盡戎機佐上臺,少年清苦自霜臺。
mǎ sī shēn zhú xián yí guì,
馬嘶深竹閑宜貴,
huā fú zhū yī měi chēng cái.
花拂朱衣美稱才。
zǎo rù bàn yuán fèn wù zhòng, wǎn yín duō shì kàn shān huí.
早入半緣分務重,晚吟多是看山回。
míng gāo jiàn shǎo fān fēi bàn, jǐ dù yān xiāo dú qù lái.
名高漸少翻飛伴,幾度煙霄獨去來。
“少年清苦自霜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