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氣繞蘭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氣繞蘭心”全詩
舊章窺復道,云幌肅重陰。
玄律葭灰變,青陽斗柄臨。
年光搖樹色,春氣繞蘭心。
風響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門總樞轄,人鏡辨衣簪。
日暮南宮靜,瑤華振雅音。
分類:
作者簡介(楊炯)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和騫右丞省中暮望》楊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和騫右丞在省中傍晚思念故事,閑談在高臺亭閣中,仙門神秘而又深遠。舊時的經歷回憶重現,云帷幕低垂,氛圍肅穆而陰霾。玄妙的樂律使灰葭變幻,陽光柄擎星斗升臨。歲月的光陰搖曳著樹葉的顏色,春氣環繞著蘭花的心靈。風響著高窗戶,溪流留下曲折的痕跡侵蝕著岸邊。宇宙門戶總是由樞紐管理,人面鏡子可以辨別著衣梳。日暮時分南宮寧靜,瓊華飛舞出雅音。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傍晚時分,在省中的高臺閣樓上思念故事的情景。作者以隱晦的語言表達了對仙境之門的向往和對舊時經歷的回憶。詩中描繪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對于宇宙奧秘的探索和對美的向往。整首詩給人以一種神秘而又寧靜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使用了眾多隱晦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借代和象征等,使得詩意更加豐富、深奧。作者用典雅的詞語和描寫手法,將自然景物、人類活動和情感思緒融為一體,使詩句充滿了詩意和藝術感。整首詩以一種優美的句式和韻律,表達了對于理想世界和內心追求的渴望,同時又透露出一種隱然的憂傷與無奈。詩人通過描繪這個傍晚時分的場景,將讀者帶入他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意境高遠、意蘊深厚,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藝術的愉悅。
“春氣繞蘭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qiān yòu chéng shěng zhōng mù wàng
和騫右丞省中暮望
gù shì xián tái gé, xiān mén ǎi yǐ shēn.
故事閑臺閣,仙門藹已深。
jiù zhāng kuī fù dào, yún huǎng sù zhòng yīn.
舊章窺復道,云幌肅重陰。
xuán lǜ jiā huī biàn, qīng yáng dǒu bǐng lín.
玄律葭灰變,青陽斗柄臨。
nián guāng yáo shù sè, chūn qì rào lán xīn.
年光搖樹色,春氣繞蘭心。
fēng xiǎng gāo chuāng dù, liú hén qū àn qīn.
風響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tiān mén zǒng shū xiá, rén jìng biàn yī zān.
天門總樞轄,人鏡辨衣簪。
rì mù nán gōng jìng, yáo huá zhèn yǎ yīn.
日暮南宮靜,瑤華振雅音。
“春氣繞蘭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