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華周百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聲華周百億”全詩
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秦王餉,經文宋國傳。
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
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分類:
作者簡介(楊炯)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和旻上人傷果禪師》楊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凈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秦王餉,經文宋國傳。
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
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修行者對世俗與佛道之間的思考和選取的苦悶心情。詩中通過對凈業(佛教術語,指無我境界)初中、浮生大小年等詞語的運用,暗示了修行者對時間和人生的深思。詩人認為自我本無存在,既非后世之人也非前世之人,強調了個人存在的虛無和轉生的概念。此外,詩人還運用了簫鼓、龍蛇和法門等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修行者所面臨的各種困擾和考驗。最后兩句詩則表達了修行的不易和遠大的理想。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富有哲理的內容,表達了唐代佛教修行者對人生和自我的思索和困惑。詩人以凈業初中、浮生大小年等詞語為線索,將時間和人生的虛無感融入到詩中,體現了佛教思想的特點。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意象,詩人刻畫了修行者修行的種種困境和選擇,既有簫鼓的喧鬧,又有龍蛇的幻化,以及法門的破裂和覺海的崩潰。最后兩句詩則暗示了修行者的理想與追求,體現了他們在荒蕪的世界中仍然追求德行和期待真理的信仰和堅持。整首詩以簡練、凝練的形式,傳達了深沉的思考和哲理,表達了唐代佛教修行者的態度和境界。
“聲華周百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ín shàng rén shāng guǒ chán shī
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jìng yè chū zhōng rì, fú shēng dà xiǎo nián.
凈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wú rén běn wú wǒ, fēi hòu yì fēi qián.
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xiāo gǔ páng xuān dì, lóng shé zhí yìng tiān.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fǎ mén cuī dòng yǔ, jué hǎi pò zhōu chuán.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shū zhèn qín wáng xiǎng, jīng wén sòng guó chuán.
書鎮秦王餉,經文宋國傳。
shēng huá zhōu bǎi yì, fēng liè bèi sān qiān.
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wú méi qīng yuán sì, huāng liáng zǐ mò tián.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
dé yīn shū wèi yuǎn, gǒng mù yǐ shēng yān.
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聲華周百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