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履少年輕繡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珠履少年輕繡衣”全詩
(見《萬花谷》)。
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
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題秦皇句,宣宗覽之不悅。
以上見《優古堂詩話》)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錢塘)。
梁王舊館已秋色,珠履少年輕繡衣。
(以上見《主客圖》)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句》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風。
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
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梁王舊館已秋色,珠履少年輕繡衣。
詩詞中文譯文:
浮云憂傷于晚翠,落日淚灑秋風。
語言風起,雙燕立在枝頭,百勞鳥在樹上自由地飛舞。
松林中的小島,鶴兒飛回后書信絕,橘洲上風起時夢魂如香。
人們只知道國家的變遷隨著統治者的決策,但沒有群體學者來確定是非對錯。
一千里山色中的秋月,十萬士兵的聲音像潮水一樣在半夜響起(形容戰亂的氛圍)。
梁王的古館已經沐浴在秋色中,像珠寶一樣,少年穿著輕盈的繡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浮云憂傷于晚翠,落日淚灑秋風,形象地描繪了景色中的憂傷和哀傷。
句飄渺,雙燕語言起舞,百勞鳥在樹上自由飛翔,形容了自然界中的自由和活力。
通過描繪松島和橘洲上的景色和氣息,展示了無常與變遷的現實。
然后,詩句突然轉向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它指出國家的變遷不是群體學者來確定是非,而是統治者的決策。
接著,詩人以深沉的音調描述了戰爭的景象,暗示了戰亂帶來的痛苦和不安。
最后,詩人以梁王的古館來象征過去的輝煌,但似乎這個輝煌已經過去,留下了年輕人身上輕盈和繡衣的寂寞。
整首詩意味深長,詩人以景色和角色的轉換,表達了對人生和時代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珠履少年輕繡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fú yún bēi wǎn cuì, luò rì qì qiū fēng.
浮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風。
jiàn wàn huā gǔ.
(見《萬花谷》)。
yǔ fēng shuāng yàn lì, niǎo shù bǎi láo fēi.
語風雙燕立,裊樹百勞飛。
sōng dǎo hè guī shū xìn jué, jú zhōu fēng qǐ mèng hún xiāng.
松島鶴歸書信絕,橘洲風起夢魂香。
tú zhī liù guó suí jīn fǔ, mò yǒu qún rú dìng shì fēi.
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
tí qín huáng jù,
(題秦皇句,
xuān zōng lǎn zhī bù yuè.
宣宗覽之不悅。
yǐ shàng jiàn yōu gǔ táng shī huà
以上見《優古堂詩話》)
yī qiān lǐ sè zhōng qiū yuè, shí wàn jūn shēng bàn yè cháo.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qián táng.
(錢塘)。
liáng wáng jiù guǎn yǐ qiū sè, zhū lǚ shào nián qīng xiù yī.
梁王舊館已秋色,珠履少年輕繡衣。
yǐ shàng jiàn zhǔ kè tú
(以上見《主客圖》)
“珠履少年輕繡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