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玉出泥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捧玉出泥中”全詩
褰衣來水上,捧玉出泥中。
葉亂田田綠,蓮馀片片紅。
激波才入選,就日已生風。
御潔玲瓏膳,人懷拔擢功。
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秋日吳中觀貢藕》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吳中觀貢藕
野艇幾西東,清泠映碧空。
褰衣來水上,捧玉出泥中。
葉亂田田綠,蓮馀片片紅。
激波才入選,就日已生風。
御潔玲瓏膳,人懷拔擢功。
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
這首詩是唐代趙嘏創作的作品,描寫了一個秋天的畫面。詩人以觀賞藕為載體,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相結合,展現了豐收的盛景和深深的思考。
詩中描述的是一個秋天的景色,詩人乘坐野艇在水上觀賞藕花。清澈的水波倒映著藍天,藕絲細柔如玉,從淤泥中生長而出。
田野里的葉子翠綠如茵,蓮花盛開片片綻放紅艷。當波浪被水船沖激而起,已經有了微風的征兆。
這里提到了御潔玲瓏膳,可以理解為把秋藕用于宴會膳食,體現了豐收的成果。而人們在賞藕的同時,也不禁思考自身的成就和機會。
最后兩句"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則表達了詩人的自豪和獨立精神。詩人認為自己的風格與眾不同,不與世俗流行相同,有自己獨特的品味和追求。
整首詩意融合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懷,以藕花為切入點,展現了秋天的豐收和思考。詩歌寫意悠然,用詞簡潔明快,展示了趙嘏的藝術才華和對生活的獨立見解。
“捧玉出泥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wú zhōng guān gòng ǒu
秋日吳中觀貢藕
yě tǐng jǐ xī dōng, qīng líng yìng bì kōng.
野艇幾西東,清泠映碧空。
qiān yī lái shuǐ shàng, pěng yù chū ní zhōng.
褰衣來水上,捧玉出泥中。
yè luàn tián tián lǜ, lián yú piàn piàn hóng.
葉亂田田綠,蓮馀片片紅。
jī bō cái rù xuǎn, jiù rì yǐ shēng fēng.
激波才入選,就日已生風。
yù jié líng lóng shàn, rén huái bá zhuó gōng.
御潔玲瓏膳,人懷拔擢功。
tī shān mán duō pǐn, bù yǔ shì liú tóng.
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
“捧玉出泥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