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生前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暝色生前嶺”全詩
鶴去臥看遠,僧來嫌起遲。
窗明云影斷,庭曉樹陰移。
何處題新句,連溪密葉垂。
古寺更何有,當庭唯折幢。
伴僧青蘚榻,對雨白云窗。
暝色生前嶺,離魂隔遠江。
沙洲半藜草,飛鷺白雙雙。
分類: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姚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南山色當戶,初日半檐時。
鶴去臥看遠,僧來嫌起遲。
窗明云影斷,庭曉樹陰移。
何處題新句,連溪密葉垂。
古寺更何有,當庭唯折幢。
伴僧青蘚榻,對雨白云窗。
暝色生前嶺,離魂隔遠江。
沙洲半藜草,飛鷺白雙雙。
譯文:
山的顏色對著我的門戶,初日的光芒照在半個屋檐上。
鶴飛走了,我躺下來看著遠方,僧人來了,他不滿意我起得晚。
窗戶亮起來,云影斷斷續續,庭院在黎明時分,樹蔭移動。
在哪里寫新的詩句呢,連綿的小溪上密密麻麻掛滿葉子。
古老的寺廟還有什么呢,只有折疊的幡旗擺在庭院。
和僧人一起伴隨著青苔的床榻,對著雨水和白云的窗戶。
暮色在山嶺上生長,離別的靈魂隔著遙遠的江河。
沙洲上半滿野草,白鷺飛過,成雙成對。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野寺的居住生活。南山的美麗景色映在門戶上,初日的陽光只照到了屋檐的一半,這種景象給人以寧靜而安詳的感覺。鶴去了,作者躺下來看遠方,而僧人來了,他因為作者起得遲而感到不滿。這構成了一幅寂靜而寧謐的早晨畫面。窗戶亮起來,云影不斷變化,庭院樹蔭隨著黎明的到來而移動,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古寺的懷念和對離別的思念。作者感慨古寺已經變得更加荒涼,只有折疊的幡旗擺在庭院,這是對時光流轉和荏苒之感嘆。作者和僧人一起伴隨著青苔的床榻,對著雨水和白云的窗戶,獨自面對離別和思念。暮色生長在山嶺上,離別的靈魂隔著遙遠的江河,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離愁別緒。最后幾句描繪了沙洲上的野草和白鷺飛過的景象,烘托出離別和傷感的情緒。
整首詩以寓居野寺為背景,以清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感悟,同時以古寺、僧人和離別的意象,借景抒發了詩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情感的抒發,使詩中的寓居生活和內心感受得到了深刻的表達。整首詩意境清朗,語言樸素,給人以寧靜和感悟。
“暝色生前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sì yù jū jí shì èr shǒu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nán shān sè dàng hù, chū rì bàn yán shí.
南山色當戶,初日半檐時。
hè qù wò kàn yuǎn, sēng lái xián qǐ chí.
鶴去臥看遠,僧來嫌起遲。
chuāng míng yún yǐng duàn, tíng xiǎo shù yīn yí.
窗明云影斷,庭曉樹陰移。
hé chǔ tí xīn jù, lián xī mì yè chuí.
何處題新句,連溪密葉垂。
gǔ sì gèng hé yǒu, dāng tíng wéi zhé chuáng.
古寺更何有,當庭唯折幢。
bàn sēng qīng xiǎn tà, duì yǔ bái yún chuāng.
伴僧青蘚榻,對雨白云窗。
míng sè shēng qián lǐng, lí hún gé yuǎn jiāng.
暝色生前嶺,離魂隔遠江。
shā zhōu bàn lí cǎo, fēi lù bái shuāng shuāng.
沙洲半藜草,飛鷺白雙雙。
“暝色生前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