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閑路惜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閑路惜回”全詩
寺知何代有,僧見梵天來。
暮靄連沙積,馀霞遍檻開。
更期招靜者,長嘯上南臺。
分類:
《游頭陀寺上方》項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頭陀寺上方》是唐代詩人項斯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登高游覽頭陀寺上方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景致的贊美和對寧靜環境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步登臨崔嵬處,
吟唱在閑途中猶為憐惜。
寺廟已存世多少年,
僧侶見到梵天的到來。
黃昏時分,霧氣連綿于沙地,
夕陽馀輝遍布寺門前的石階。
更期盼吸引尋求寧靜的人們,
在南臺上長嘯暢所欲言。
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凸顯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和對僻靜處所的向往追求。作者選擇了一個高處,頭陀寺上方作為景點,登高遠望,展現了壯麗的山水美景。他在道路上吟詠詩歌,表達了對這片自然景色的憐惜之情。詩中提到頭陀寺存世已久,說明這個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僧人們見到梵天的到來,似乎在尋覓著宗教信仰層面的安寧和靈感。
而后半部分的描寫更加突顯了作者推崇寧靜環境的態度。作者觀察到黃昏時分,暮靄漸濃,在沙地上形成連綿的云霧。而夕陽的余輝則灑落在寺門前的石階上,給整幅景色增添了一分柔和的色彩。作者希望能吸引那些追尋寧靜的人們,聚集在南臺上,一同享受這寧靜和自由的時刻,長嘯暢所欲言。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寺廟環境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欣賞和對安靜寧謐環境的喜愛。通過描繪出高山、夕陽、云霧等自然元素的變化,強調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關系,表達了人們對寧靜和靈感的追求。整首詩充滿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遠離喧囂的向往和渴望。
“吟閑路惜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tóu tuó sì shàng fāng
游頭陀寺上方
gāo bù zhì cuī wéi, yín xián lù xī huí.
高步陟崔嵬,吟閑路惜回。
sì zhī hé dài yǒu, sēng jiàn fàn tiān lái.
寺知何代有,僧見梵天來。
mù ǎi lián shā jī, yú xiá biàn kǎn kāi.
暮靄連沙積,馀霞遍檻開。
gèng qī zhāo jìng zhě, cháng xiào shàng nán tái.
更期招靜者,長嘯上南臺。
“吟閑路惜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