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謀資廟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謀資廟略”全詩
坐謀資廟略,飛檄佇文雄。
赤土流星劍,烏號明月弓。
秋陰生蜀道,殺氣繞湟中。
風雨何年別,琴尊此日同。
離亭不可望,溝水自西東。
作者簡介(楊炯)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送劉校書從軍》楊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劉校書從軍
天將下三宮,
星門召五戎。
坐謀資廟略,
飛檄佇文雄。
赤土流星劍,
烏號明月弓。
秋陰生蜀道,
殺氣繞湟中。
風雨何年別,
琴尊此日同。
離亭不可望,
溝水自西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劉校書從軍的情景。詩人將目光投向天空,認為劉校書下凡是天命。他希望劉校書能為國家籍田盡忠,取得光榮的戰績。詩中提到了戰爭的暴力和殘酷,如刀劍和弓箭,暗示了戰爭的殘酷性質。最后,詩人表示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相聚,表達了對劉校書的深深的思念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以敘事為主,直接描繪了送別劉校書從軍的情景。詩中用到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如天宮和星門、赤土流星劍和烏號明月弓,以及秋陰湟中等等,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感。詩人通過對戰爭暴力的描寫,讓讀者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質,同時也表達了對劉校書的思念和關切之情。整首詩行文流暢,意境深遠,展示了唐代詩人們對戰爭和忠誠的思考和感受。
“坐謀資廟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jiào shū cóng jūn
送劉校書從軍
tiān jiàng xià sān gōng, xīng mén zhào wǔ róng.
天將下三宮,星門召五戎。
zuò móu zī miào lüè, fēi xí zhù wén xióng.
坐謀資廟略,飛檄佇文雄。
chì tǔ liú xīng jiàn, wū hào míng yuè gōng.
赤土流星劍,烏號明月弓。
qiū yīn shēng shǔ dào, shā qì rào huáng zhōng.
秋陰生蜀道,殺氣繞湟中。
fēng yǔ hé nián bié, qín zūn cǐ rì tóng.
風雨何年別,琴尊此日同。
lí tíng bù kě wàng, gōu shuǐ zì xī dōng.
離亭不可望,溝水自西東。
“坐謀資廟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