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浮波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星月浮波島”全詩
斷猿通楚塞,驚鷺出蘭橈。
星月浮波島,煙蘿渡石橋。
鐘聲催野飯,秋色落寒潮。
舊社人多老,閑房樹半凋。
空林容病士,歲晚待相招。
分類:
作者簡介(馬戴)
《送僧歸閩中舊寺》馬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歸閩中舊寺》是唐代馬戴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寺廟在海山之間,海風吹散了飄落的落葉,猿猴在楚塞中斷絕通行,驚鷺從蘭橈上飛起。詩人描繪了星月浮動在波浪中,煙蘿覆蓋石橋。寺廟的鐘聲催促著僧人趕去吃飯,秋色開始逐漸褪去,潮水冷了。舊社里的人大多年老,空閑的房間中的樹枝凋謝。空荒的林中容納著生病的士人,等待著新年的相聚。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寺廟被遠山海隔,船帆前的落葉飄。
猿猴斷絕通向楚塞,驚鷺在蘭橈上飛翹。
星月漂浮在波浪之間,煙蘿覆蓋石橋。
寺廟的鐘聲催促野飯,秋色散盡寒潮遙。
舊社的人大多年老,空房中的樹枝凋零。
空曠的林中有病的士人,等待著新年的聚.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荒涼而寂靜的景象,表達了離別和寂寞的情感。詩中運用海山的隔絕和落葉飄散的形象,表達出遠離家鄉的孤獨和思念之情。同時,猿猴斷絕通行和驚鷺飛起的形象也表達了離別時的惆悵和不舍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星月漂浮在波浪中、煙蘿覆蓋石橋等景象,展現了寺廟的幽靜和荒涼,進一步加強了離別的憂愁之感。
詩中的鐘聲催促僧人趕去吃飯,既是寺廟生活的一部分,也從側面表達了離別的無奈。最后,詩人描述了舊社的人凋零老去,空房中的樹枝喪失了活力,空曠的林中容納著病中的士人,等待著新年的到來,通過這些形象,表達出對年歲逝去、時光荏苒的感慨和對人世變遷的思考。
整體上,這首詩以清麗的意象和凄迷的詩情,表達對離別和歲月流轉所產生的復雜情感,既描繪了自然景觀的荒涼和動人,又通過人物的命運和變遷,展現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荏苒之感。
“星月浮波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guī mǐn zhōng jiù sì
送僧歸閩中舊寺
sì gé hǎi shān yáo, fān qián luò yè piāo.
寺隔海山遙,帆前落葉飄。
duàn yuán tōng chǔ sāi, jīng lù chū lán ráo.
斷猿通楚塞,驚鷺出蘭橈。
xīng yuè fú bō dǎo, yān luó dù shí qiáo.
星月浮波島,煙蘿渡石橋。
zhōng shēng cuī yě fàn, qiū sè luò hán cháo.
鐘聲催野飯,秋色落寒潮。
jiù shè rén duō lǎo, xián fáng shù bàn diāo.
舊社人多老,閑房樹半凋。
kōng lín róng bìng shì, suì wǎn dài xiāng zhāo.
空林容病士,歲晚待相招。
“星月浮波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