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邊人浣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邊人浣紗”全詩
極望雖懷土,多情擬置家。
前山應象外,此地已天涯。
未有銷憂賦,梁王禮欲奢。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綿樓》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綿樓
溪邊人浣紗,
樓下海棠花。
極望雖懷土,
多情擬置家。
前山應象外,
此地已天涯。
未有銷憂賦,
梁王禮欲奢。
詩詞中文譯文:
在溪邊的人在洗紗,
樓下的海棠花開放著。
雖然十分思念故土,
但多情的人卻想置身于此建造家園。
眺望前山如同俯視他處,
這個地方已經是天涯了。
我還沒有寫出解除憂愁的賦文,
仿佛要去追隨梁王的奢侈禮儀。
詩意和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薛能創作的一首詩詞《綿樓》,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感到思鄉之情,但又想在這個異鄉建立自己的家園的心情。詩中描繪了溪邊的人在洗紗的場景,樓下的海棠花盛開,形象地展現了安靜美好的環境。通過“極望雖懷土”,表達了詩人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而“多情擬置家”則展現了詩人想在這個異鄉建立自己家庭的希望。接下來的“前山應象外,此地已天涯”則是在表示即使遠離故鄉,也能在這里找到寧靜祥和的生活。最后兩句“未有銷憂賦,梁王禮欲奢”則揭示了詩人的內心狀態,他還沒有寫出解除憂愁的賦文,仿佛要去追隨梁王的奢侈禮儀,這或許意味著作者的心境特殊,面對困擾時無法得到宣泄和安撫。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故土的思念,對建立家園的渴望,以及內心的困擾和憂郁。
“溪邊人浣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ián lóu
綿樓
xī biān rén huàn shā, lóu xià hǎi táng huā.
溪邊人浣紗,樓下海棠花。
jí wàng suī huái tǔ, duō qíng nǐ zhì jiā.
極望雖懷土,多情擬置家。
qián shān yīng xiàng wài, cǐ dì yǐ tiān yá.
前山應象外,此地已天涯。
wèi yǒu xiāo yōu fù, liáng wáng lǐ yù shē.
未有銷憂賦,梁王禮欲奢。
“溪邊人浣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