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才子尚途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朝才子尚途窮”全詩
書劍伴身離泗上,雪風吹面立船中。
家園棗熟歸圭竇,會府槐疏試射弓。
相顧日偏留不得,夜深聊欲一杯同。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送李倍秀才》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李倍秀才》
作者:薛能
朝代:唐代
南朝才子尚途窮,
畢竟應須問葉公。
書劍伴身離泗上,
雪風吹面立船中。
家園棗熟歸圭竇,
會府槐疏試射弓。
相顧日偏留不得,
夜深聊欲一杯同。
中文譯文:
南朝有一個才子,卻處于困頓的境地,
最終還是應該求問葉公(指高人)。
帶著書本和劍,離開泗上(地名),
立在船中,面對著吹來的雪風。
家園的棗樹成熟了,他要回到圭竇(地名),
到會府(官府)去試射弓箭。
相互之間的信守日漸不易,
深夜里,只能愿意喝一杯共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送別了李倍秀才,述說了他離鄉遠行的心情和歸鄉的愿望。詩人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惆悵。
南朝才子的“途窮”暗示他的整個境況,畢竟他要向高人請教,“問葉公”,來找尋前進的出路。
詩中提到了李倍秀才的身份和處境,他帶著書本和劍,在船中面對吹來的雪風,顯現出他堅定而孤獨的旅程。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李倍秀才離開家園的憧憬和對歸鄉的向往。詩人運用了家園的“棗熟”和會府的“槐疏”來描繪時節和地點,通過“試射弓”來表達李倍秀才對歸鄉的期待。
最后兩句詩,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相互之間無法長久相守的遺憾和深夜中的寂寞,以及渴望和對歸鄉的期待。
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痛楚和對歸鄉的向往,給人一種深刻而真摯的感受。
“南朝才子尚途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bèi xiù cái
送李倍秀才
nán cháo cái zǐ shàng tú qióng, bì jìng yīng xū wèn yè gōng.
南朝才子尚途窮,畢竟應須問葉公。
shū jiàn bàn shēn lí sì shàng,
書劍伴身離泗上,
xuě fēng chuī miàn lì chuán zhōng.
雪風吹面立船中。
jiā yuán zǎo shú guī guī dòu, huì fǔ huái shū shì shè gōng.
家園棗熟歸圭竇,會府槐疏試射弓。
xiāng gù rì piān liú bù dé, yè shēn liáo yù yī bēi tóng.
相顧日偏留不得,夜深聊欲一杯同。
“南朝才子尚途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