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排蠻戶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管排蠻戶遠”全詩
管排蠻戶遠,出箐鳥巢孤。
北向秦何在,南來蜀已無。
懷沙悔不及,只有便乘桴。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邊城作》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邊城作》是唐代詩人薛能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描繪了邊城的荒涼和詩人的遺憾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邊城的荒涼景象。他提到行止比作弓弦分開,監州比作戲儒,管區排蠻戶,出了箐鳥巢孤。這些描繪了邊城的冷清和荒涼,弓弦分開象征分離的邊界,戲儒是指邊城中的官員或人員少,蠻戶是指邊境地區的原始民族,箐是指深山幽谷,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現了邊城的寂寥和荒涼。
然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他說自己向北去問秦,向南來尋找蜀,表示他懷念秦地的家鄉,又想念蜀地的故土。然而,秦地已經不在,蜀地也變得面目全非。詩人對這種變遷感到惋惜和追悔,他懊悔自己沒有珍惜過去的時光。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追尋故土的決心。他說只有抓住便利的桴,實現心中的愿望,桴是古代渡船的一種,象征著渡過困難,追尋故土的意愿。通過這句話,詩人表達了重返故土和尋找根的決心。
整首詩通過具體的景象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邊城的荒涼和對故土的思念之情。詩人的心境悄然流露,情感真摯而深沉。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追悔,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追求歸屬和追求真實的決心。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管排蠻戶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ān chéng zuò
邊城作
xíng zhǐ xiàng fēn fú, jiān zhōu shì xì rú.
行止象分符,監州是戲儒。
guǎn pái mán hù yuǎn, chū qìng niǎo cháo gū.
管排蠻戶遠,出箐鳥巢孤。
běi xiàng qín hé zài, nán lái shǔ yǐ wú.
北向秦何在,南來蜀已無。
huái shā huǐ bù jí, zhǐ yǒu biàn chéng fú.
懷沙悔不及,只有便乘桴。
“管排蠻戶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