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開天意便開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開天意便開山”全詩
生欺仲達徒增氣,死見王陽合厚顏。
流運有功終是擾,陰符多術得非奸。
當初若欲酬三顧,何不無為似有鰥。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籌筆驛(余為蜀從事,病武侯非王佐才,因有是題)》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籌筆驛(我曾在蜀地任職,雖然病倦,但武侯并不是王佐才子,因此有了這個題辭)》
葛相終宜馬革還,
未開天意便開山。
生欺仲達徒增氣,
死見王陽合厚顏。
流運有功終是擾,
陰符多術得非奸。
當初若欲酬三顧,
何不無為似有鰥。
詩意:這首詩詞是詩人薛能寫給自己的,表達了他對權力斗爭和政治斗爭的深刻洞察和無奈。他以自己在蜀地任職的經歷為背景,以劉備與諸葛亮的故事為引子,揭示出現實世界的無情和虛偽。詩人認為,政治斗爭往往是不公平和殘酷的,成功并不一定是因為才能和能力,而往往是由于運氣和權謀。他感嘆自己被生活欺騙,遇到了自負而虛偽的人,也看到了人們生死不改的面具。最后,詩人用一個反問句來揭示他對于政治權力斗爭的態度,認為如果在當初他就沒有追求權力,還不如過著安靜無為的生活。
賞析:薛能是唐代著名的文臣和詩人,他的詩詞作品以幽默和諷刺見長。這首詩揭示了權力斗爭和政治斗爭的痛苦現實,以及個人在這個殘酷世界中的迷惑和無奈。詩人通過描繪劉備與諸葛亮的故事來突出自己的觀點,通過對比諸葛亮的真誠與劉備的虛偽,表達了他對權謀和政治斗爭的不滿和迷惑。詩人借助歷史故事,把對政治的思考與個人的經歷相結合,通過揭示人性的丑陋和虛偽,帶給讀者一種犀利的觸動。整首詩既讓人感到無奈和失望,又讓人思考社會現實的無情和虛偽,展現了作者的文人風度和人生智慧。
“未開天意便開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bǐ yì yú wèi shǔ cóng shì, bìng wǔ hòu fēi wáng zuǒ cái, yīn yǒu shì tí
籌筆驛(余為蜀從事,病武侯非王佐才,因有是題)
gé xiāng zhōng yí mǎ gé hái, wèi kāi tiān yì biàn kāi shān.
葛相終宜馬革還,未開天意便開山。
shēng qī zhòng dá tú zēng qì,
生欺仲達徒增氣,
sǐ jiàn wáng yáng hé hòu yán.
死見王陽合厚顏。
liú yùn yǒu gōng zhōng shì rǎo, yīn fú duō shù dé fēi jiān.
流運有功終是擾,陰符多術得非奸。
dāng chū ruò yù chóu sān gù, hé bù wú wéi shì yǒu guān.
當初若欲酬三顧,何不無為似有鰥。
“未開天意便開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