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坐忘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星月坐忘眠”全詩
九州空有路,一室獨多年。
鳴磬微塵落,移瓶濕地圓。
相尋偶同宿,星月坐忘眠。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贈禪師》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禪師》是唐代薛能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詞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禪修的向往以及對禪修生活的贊美。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嗜欲本無性,
此生長在禪。
九州空有路,
一室獨多年。
鳴磬微塵落,
移瓶濕地圓。
相尋偶同宿,
星月坐忘眠。
詩意:
這嗜欲本無情,
我此生鐘愛禪。
九州雖有大道,
我獨在一室年復年。
敲響的木魚微塵落下,
移動的花瓶濕潤了大地。
我與禪師相尋偶然同宿,
在星月下坐忘憂愁入睡。
賞析:
《贈禪師》是一首表達對禪修的推崇和向往的詩詞。詩詞開頭寫道“嗜欲本無性”,意思是指我們本性并沒有被世俗的欲望所左右,真正的自性是純凈的,這種純凈的本性在禪修中才能得以體現。接下來,詩詞描繪了作者長時間獨自修行的場景:九州空有路,一室獨多年。作者通過表達自己在一個小屋中默默修行多年的情景,向讀者展現了他對禪修的執著和堅持。
在第三、四句中,詩詞描寫了禪修中的景象。鳴磬象征禪修中的敲擊木魚聲音,微塵落下則是禪修中觀察身心的細微變化,移動的花瓶濕潤了大地則是詩中的隱喻,意味著禪修的力量和影響能夠潤澤整個世界。
最后兩句則表達了禪修的狀態。相尋偶同宿,星月坐忘眠。作者與禪師相遇,他們偶然的相逢成為共同修行的伙伴。在星月的映照下,他們完全舍棄了一切憂愁和煩惱,坐忘于這個世界,安心入睡。
整首詩詞意境幽雅,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禪修生活的追求和推崇。通過描繪禪修中的清靜場景,作者向讀者展示了禪修的力量和對人心靈的滋養。詩詞通過平和的語調和細膩的描寫,讓人感受到禪修帶來的寧靜和內心的舒展。
“星月坐忘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hán shī
贈禪師
shì yù běn wú xìng, cǐ shēng zhǎng zài chán.
嗜欲本無性,此生長在禪。
jiǔ zhōu kōng yǒu lù, yī shì dú duō nián.
九州空有路,一室獨多年。
míng qìng wēi chén luò, yí píng shī dì yuán.
鳴磬微塵落,移瓶濕地圓。
xiāng xún ǒu tóng sù, xīng yuè zuò wàng mián.
相尋偶同宿,星月坐忘眠。
“星月坐忘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