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室遍相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盡室遍相將”全詩
夜深楠樹遠,春氣陌林香。
圣跡留巖險,靈燈出混茫。
何因將慧劍,割愛事空王。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三學山開照寺》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學山開照寺》是唐代薛能所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對佛教思想的敬仰和對修行之道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盡室遍相將,
全庵上下方。
夜深楠樹遠,
春氣陌林香。
圣跡留巖險,
靈燈出混茫。
何因將慧劍,
割愛事空王。
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寫道“盡室遍相將,全庵上下方。”這里的“盡室”指的是整個寺廟的每一個房間,而“相將”則表示每一個房間中都有僧人在相互交流和學習。全庵上下方意味著整個寺廟的上下之間都是如此。這里的描寫展示了寺廟內部的和諧氛圍,以及僧人們思考和學習的嚴肅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夜深楠樹遠,春氣陌林香。”則描繪了夜晚的寺廟的景象。楠樹是寺廟中常見的樹木,遠處的楠樹在夜晚顯得更加遙遠。而春天的氣息則透過林間飄散,給人以愉悅的感覺。
下一句“圣跡留巖險,靈燈出混茫。”表達了寺廟的靈氣和神秘氛圍。圣跡指的是佛像的存在,這被表達為留在了巖險之中,表明了佛教修行的艱難和險阻的意味。而靈燈出混茫則表示了寺廟中的燈光,照亮了混沌的周圍環境和人們的心靈,給予了指引和啟發。
最后兩句“何因將慧劍,割愛事空王。”則探討了修行之道中的思想困惑。慧劍指的是砍斷執著和欲望的劍,這里提到將慧劍為何而用,意味著在修行的過程中需要割舍一些情感和欲望。割愛事空王則強調了修行者要超越物欲和情感束縛,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詩詞描繪了寺廟中僧人的生活和修行之道,以及對佛教思想的尊敬。通過對寺廟景色和修行哲學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精神追求的渴望和對解脫之道的探索。
“盡室遍相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xué shān kāi zhào sì
三學山開照寺
jǐn shì biàn xiāng jiāng, zhōng fāng shàng xià fāng.
盡室遍相將,中方上下方。
yè shēn nán shù yuǎn, chūn qì mò lín xiāng.
夜深楠樹遠,春氣陌林香。
shèng jī liú yán xiǎn, líng dēng chū hùn máng.
圣跡留巖險,靈燈出混茫。
hé yīn jiāng huì jiàn, gē ài shì kōng wáng.
何因將慧劍,割愛事空王。
“盡室遍相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