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株風里卓旌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株風里卓旌旃”全詩
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里卓旌旃。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
別有出墻高數尺,不知搖動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掛垂楊立地愁。
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西園高樹后庭根,處處尋芳有折痕。
終憶舊游桃葉舍,一株斜映竹籬門。
劉白蘇臺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
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分類:
作者簡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匯》、《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游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游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柳枝詞五首》薛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枝詞五首》是唐代詩人薛能所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柳枝的美麗和凄涼。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陽晴照綠楊煙,
一別通波十七年。
應有舊枝無處覓,
萬株風里卓旌旃。
晴垂芳態吐牙新,
雨擺輕條濕面春。
別有出墻高數尺,
不知搖動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樓,
因掛垂楊立地愁。
牽斷綠絲攀不得,
半空懸著玉搔頭。
西園高樹后庭根,
處處尋芳有折痕。
終憶舊游桃葉舍,
一株斜映竹籬門。
劉白蘇臺總近時,
當初章句是誰推。
纖腰舞盡春楊柳,
未有儂家一首詩。
詩意:
《柳枝詞五首》描繪了柳樹的美麗和凄涼。詩中通過柳樹在不同的天氣和環境中的變化來表現人生的轉折和離別之情。柳樹是詩人尋求慰藉的象征,詩中用柳樹來暗喻人生的無常和變遷。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柳枝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技巧展示了柳樹的不同姿態和情感。詩人以靜態的描寫來表達柳樹在不同季節和天氣中的變化,同時也表達了自身心境的變化。
詩中“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以及“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里卓旌旃。”描繪了離別之后的久別重逢,事物的變遷和時間的流逝。詩人通過柳枝的形象,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時光的流轉的感慨。
詩中還通過柳枝擺動、垂落和懸掛的動態描寫,表達了在風雨中的顫抖和凄涼。詩中的凄涼情感,與柳枝冷落的形象相映成趣,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傷之情。
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形象描寫,通過對柳枝的細致描繪,將柳樹與詩人的心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傳達出對時光流逝和離別之情的感悟,寄托著對過去時光和美好回憶的懷念之情。
“萬株風里卓旌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zhī cí wǔ shǒu
柳枝詞五首
zhāo yáng qíng zhào lǜ yáng yān, yī bié tōng bō shí qī nián.
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
yīng yǒu jiù zhī wú chǔ mì, wàn zhū fēng lǐ zhuō jīng zhān.
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里卓旌旃。
qíng chuí fāng tài tǔ yá xīn, yǔ bǎi qīng tiáo shī miàn chūn.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
bié yǒu chū qiáng gāo shù chǐ, bù zhī yáo dòng shì hé rén.
別有出墻高數尺,不知搖動是何人。
nuǎn shū zān duǒ shì dēng lóu, yīn guà chuí yáng lì dì chóu.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掛垂楊立地愁。
qiān duàn lǜ sī pān bù dé, bàn kōng xuán zhe yù sāo tóu.
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xī yuán gāo shù hòu tíng gēn, chǔ chù xún fāng yǒu zhé hén.
西園高樹后庭根,處處尋芳有折痕。
zhōng yì jiù yóu táo yè shě, yī zhū xié yìng zhú lí mén.
終憶舊游桃葉舍,一株斜映竹籬門。
liú bái sū tái zǒng jìn shí, dāng chū zhāng jù shì shuí tuī.
劉白蘇臺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
xiān yāo wǔ jǐn chūn yáng liǔ, wèi yǒu nóng jiā yī shǒu shī.
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萬株風里卓旌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