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焉多嘉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茲焉多嘉遁”全詩
夤緣綠筱岸,遂得青蓮宮。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
漾漾潭際月,飗飗杉上風。
茲焉多嘉遁,數子今莫同。
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
永夜豈云寐,曙華忽蔥蘢。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
再來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分類:
作者簡介(宋之問)
《宿云門寺》宋之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云門寺
云門若邪里,泛鹢路才通。
夤緣綠筱岸,遂得青蓮宮。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
漾漾潭際月,飗飗杉上風。
茲焉多嘉遁,數子今莫同。
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
永夜豈云寐,曙華忽蔥蘢。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
再來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中文譯文:
在云門寺一帶,密林茂密中,有一條孤舟驚擾著湖上的鷺鳥。
曲折而幽靜的綠色小徑,引領著我來到青蓮的廟宇。
寺廟中彌漫著天香,卻看不到山前的夜梵。
湖泊上波光粼粼,明亮的月光倒映在松樹上,微風吹拂。
這里有許多隱士遁世,但如今幾乎都已離世。
像鳳凰歸巢的慨然感慨一樣,聽到鹿鳴化作仙音。
我沿著從鄭州北邊的樵路來到這里,抬頭望見阿巖的東方。
永夜怎能入眠,晨曦忽然閃現,萬物蘇醒。
峽谷里鳥鳴聲還有些單調,源頭的桃花還未綻放紅顏。
再次來此,期待著春暮的到來,當我到達林端窮盡之時。
或許我能尋到隱者的足跡,來到剡中山開創美好。
詩意:
《宿云門寺》是宋之問的一首唐詩,描繪了詩人在云門寺中的所見所聞。詩中以景物描寫為主,展示了清幽神秘的山寺景致。詩中交織了自然景物和隱士的題材,表達了對禪修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賞析:
《宿云門寺》通過詩人的眼睛,展現了云門寺中的自然之美以及隱士們的生活狀態。詩人以孤舟和鹢鳥為引子,描繪了一幅湖泊和松樹的美麗畫面。同時,詩句中融入了隱士的主題,以鳳凰歸巢、鹿鳴化仙等象征性的描寫,表達了對隱士生活以及追求仙境的向往。
此詩以景物描寫為主,描繪了云門寺中的自然之美與靜謐。通過描寫湖泊、松樹、月光等自然元素,使整首詩顯得清新秀麗,富有畫面感。與此同時,詩人以鳳凰、鹿為象征,暗示了隱士的品質和境界。整篇詩字字珠璣,意境優美。
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情畫意,讓人回味無窮。通過描繪自然景致,抒發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時,也蘊含著哲理和人生的思考,給人以啟迪與思考。
“茲焉多嘉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yún mén sì
宿云門寺
yún mén ruò xié lǐ, fàn yì lù cái tōng.
云門若邪里,泛鹢路才通。
yín yuán lǜ xiǎo àn, suì dé qīng lián gōng.
夤緣綠筱岸,遂得青蓮宮。
tiān xiāng zhòng hè mǎn, yè fàn qián shān kōng.
天香眾壑滿,夜梵前山空。
yàng yàng tán jì yuè, liú liú shān shàng fēng.
漾漾潭際月,飗飗杉上風。
zī yān duō jiā dùn, shù zi jīn mò tóng.
茲焉多嘉遁,數子今莫同。
fèng guī kǎi chǔ shì, lù huà wén xiān gōng.
鳳歸慨處士,鹿化聞仙公。
qiáo lù zhèng zhōu běi, jǔ jǐng ā yán dōng.
樵路鄭州北,舉井阿巖東。
yǒng yè qǐ yún mèi, shǔ huá hū cōng lóng.
永夜豈云寐,曙華忽蔥蘢。
gǔ niǎo zhuàn shàng sè, yuán táo jīng wèi hóng.
谷鳥囀尚澀,源桃驚未紅。
zài lái qī chūn mù, dāng zào lín duān qióng.
再來期春暮,當造林端窮。
shù jī zōng xiè kè, kāi shān tóu shàn zhōng.
庶幾蹤謝客,開山投剡中。
“茲焉多嘉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