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愁殘焰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愁殘焰落”全詩
累塔嫌沙細,成文訝筆遲。
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
生惜蘭膏燼,遠為隔歲期。
舉燭光才起,揮毫勢競分。
點時驚墜石,挑處接崩云。
辭異秦丞相,銘非竇冠軍。
唯愁殘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寶神光動,生金瑞色浮。
照人低入郭,伴月夜當樓。
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夜闌陪玉帳,不見九枝留。
分類:
作者簡介(韋蟾)
韋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隱珪,下杜(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人。大中七年登進士及第,辟徐商襄陽掌書記。咸通中,歷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為鄂岳觀察使。咸通末,終尚書左丞。其在襄陽與徐商等唱和詩編為《漢上題襟集》,已佚。《生平事跡見《翰苑群書》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舊唐書》卷一八九、《唐詩紀事》卷五八。蟾所作詩,《全唐詩》今存十首。
《上元三首》韋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上元三首》
新正圓月夜,尤重看燈時。
累塔嫌沙細,成文訝筆遲。
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
生惜蘭膏燼,遠為隔歲期。
舉燭光才起,揮毫勢競分。
點時驚墜石,挑處接崩云。
辭異秦丞相,銘非竇冠軍。
唯愁殘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寶神光動,生金瑞色浮。
照人低入郭,伴月夜當樓。
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夜闌陪玉帳,不見九枝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上元節的夜晚景象,以及作者對于節慶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前兩句“新正圓月夜,尤重看燈時”用簡練的語言描繪出上元節夜空明亮的圓月和絢麗的燈火。接著,詩中描寫了燈塔上的沙土細碎,書寫速度過慢,歸途上錯過了牛群,誤了返鄉的雁群,表達了作者對于時間的漸逝和錯過之感。在這時節,人們互相拼勁點亮燈火,舉起蠟燭照明,揮舞著毛筆奮筆疾書,詩句“舉燭光才起,揮毫勢競分”生動地描繪了熱鬧的節慶場景。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對于燈火和煙花的比喻。作者說:“點時驚墜石,挑處接崩云”,在燈火和煙花的瞬間,景象壯觀,仿佛是石塊從天而降,云彩燃燒。然后,詩中出現了對于歷史人物的提及,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是誰,但可以猜測是指秦始皇和竇融。作者贊揚了這些歷史人物的辭章和銘志,但也表達了對于他們的消亡的遺憾之情。
最后,詩中出現了對于殘余的燈火和寶物的描繪。詩句“唯愁殘焰落,逢玉亦俱焚。多寶神光動,生金瑞色浮”形容了節慶之后,燈火逐漸熄滅,珍寶的光芒也漸漸消退,表達了節日即將結束的感慨。詩的最后兩句“夜闌陪玉帳,不見九枝留”則可能指的是伴著夜晚的深沉,寓意著節慶之樂的離去和短暫。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抓住上元節的節慶氛圍,表達了對于時間流逝和節日離去的感慨。同時,也通過對于歷史人物和珍寶的描寫,賦予了詩詞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感。
“唯愁殘焰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uán sān shǒu
上元三首
xīn zhèng yuán yuè yè, yóu zhòng kàn dēng shí.
新正圓月夜,尤重看燈時。
lèi tǎ xián shā xì, chéng wén yà bǐ chí.
累塔嫌沙細,成文訝筆遲。
guī niú yí suì luò, guò yàn wù shū chí.
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
shēng xī lán gāo jìn, yuǎn wèi gé suì qī.
生惜蘭膏燼,遠為隔歲期。
jǔ zhú guāng cái qǐ, huī háo shì jìng fēn.
舉燭光才起,揮毫勢競分。
diǎn shí jīng zhuì shí, tiāo chù jiē bēng yún.
點時驚墜石,挑處接崩云。
cí yì qín chéng xiàng, míng fēi dòu guàn jūn.
辭異秦丞相,銘非竇冠軍。
wéi chóu cán yàn luò, féng yù yì jù fén.
唯愁殘焰落,逢玉亦俱焚。
duō bǎo shén guāng dòng, shēng jīn ruì sè fú.
多寶神光動,生金瑞色浮。
zhào rén dī rù guō, bàn yuè yè dāng lóu.
照人低入郭,伴月夜當樓。
xūn xué yīng wú qǔ, fén lín gù yǒu qiú.
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yè lán péi yù zhàng, bú jiàn jiǔ zhī liú.
夜闌陪玉帳,不見九枝留。
“唯愁殘焰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