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枝隔竹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低枝隔竹繁”全詩
何須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擬折魂先斷,須看眼更昏。
誰知南陌草,卻解望王孫。
分類:
作者簡介(韋蟾)
韋蟾 [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隱珪,下杜(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人。大中七年登進士及第,辟徐商襄陽掌書記。咸通中,歷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為鄂岳觀察使。咸通末,終尚書左丞。其在襄陽與徐商等唱和詩編為《漢上題襟集》,已佚。《生平事跡見《翰苑群書》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舊唐書》卷一八九、《唐詩紀事》卷五八。蟾所作詩,《全唐詩》今存十首。
《梅》韋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是唐代詩人韋蟾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梅花高懸在溪邊的樹上,枝條茂密,遮擋住了竹子。詩人不禁思考,為何只有桃李等花朵才能夠使人忘卻塵世的言辭。他想拔取其中一朵梅花來解脫自己的靈魂,但自己的眼睛已經迷糊看不清楚了。于是他發現只有南陌上的一片青草,才能夠滿足他對王孫的向往。
中文譯文:
高高的樹枝垂掛在溪水邊,鮮艷的梅花開滿整株樹枝。
低低的枝條擋住了竹子的繁茂。
為什么我們只有桃李等花朵時才能夠忘卻紛擾的世事。
我欲采摘一枝梅花,但我先折斷了我的靈魂,我的眼睛也漸漸昏迷。
誰知道南陌上的一片草地才是我對王孫的期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借意表達了詩人對于靈魂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人觀察到梅花高懸在溪邊的樹上,枝條繁茂,給人一種艷麗的景象。但他卻反思,為何只有桃李等花朵才能讓人忘卻塵世之言。詩人渴望采摘一朵梅花來解脫自己的靈魂,但他的視力已經模糊,無法清晰辨認。最后,詩人發現只有南陌上的一片青草,才能夠滿足他對王孫的向往之情。
整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寫梅花的美麗及與其他花卉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于內心世界的追尋。詩人通過對梅花和自身的反思,使詩詞增加了一層意境,帶給讀者更多的思考和共鳴。此詩語言簡練,寥寥數詞中蘊含深深的哲理和美感,給人以啟迪和震撼。
“低枝隔竹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梅
gāo shù lín xī yàn, dī zhī gé zhú fán.
高樹臨溪艷,低枝隔竹繁。
hé xū shì táo lǐ, rán hòu yù wàng yán.
何須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nǐ zhé hún xiān duàn, xū kàn yǎn gèng hūn.
擬折魂先斷,須看眼更昏。
shéi zhī nán mò cǎo, què jiě wàng wáng sūn.
誰知南陌草,卻解望王孫。
“低枝隔竹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