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在青苔少在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在青苔少在枝”全詩
馬上行人莫回首,斷君腸是欲殘時。
分類:
作者簡介(崔櫓)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艷,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于自身經歷的緣故,后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暮春對花》崔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對花》是唐代詩人崔櫓創作的一首詩。它描繪了春天末期的風景和人的心情。
病香無力被風欺,
多在青苔少在枝。
馬上行人莫回首,
斷君腸是欲殘時。
這首詩以花為背景,通過描繪花朵的凋謝和衰敗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憂傷。詩中的“病香無力被風欺”形象地描繪了花朵凋謝的景象,花香已經減弱,被微風吹拂,仿佛在無力地抵抗凋謝的命運。
接著,詩人用“多在青苔少在枝”來表達花朵的現狀。花朵已經減少在枝條上,更多的是散落在青苔上,樹枝已經變得稀疏。這樣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于春天的悲傷和失望。
接下來的兩句“馬上行人莫回首,斷君腸是欲殘時”則表達詩人對于離別的憂傷。詩人勸告過路行人不要回頭望望,因為離別讓詩人的心傷透了。“斷君腸是欲殘時”一語雙關,既表示詩人心腸已斷,也可以解讀為詩人對于花朵凋謝的感嘆。
整首詩透露出一種朦朧的憂傷氛圍,通過描繪凋謝的花朵和離別的傷感,展示出人們對于時光流轉不可挽回的思考和對于短暫美好的珍惜之情。作者借由花朵與人的相似性來抒發對興衰離合、歲月流轉的感慨,引起讀者對于生命和美好的反思。
“多在青苔少在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duì huā
暮春對花
bìng xiāng wú lì bèi fēng qī, duō zài qīng tái shǎo zài zhī.
病香無力被風欺,多在青苔少在枝。
mǎ shàng xíng rén mò huí shǒu, duàn jūn cháng shì yù cán shí.
馬上行人莫回首,斷君腸是欲殘時。
“多在青苔少在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