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吊三獻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吊三獻玉”全詩
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
俱為不等閑,誰是知音目。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古意》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唐·賈島)
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
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
俱為不等閑,誰是知音目。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中文譯文:
碌碌而忙碌,一百年來猶如車輪不停轉動。
有志之士整夜憂心,優秀的馬在白天奔跑自如。
我們都不是平庸之輩,但誰是真正的知音呢?
眼中有兩行淚,曾為逝去的玉佩而悲傷。
詩意:
這首詩是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生活的感慨。作者在詩中描述了碌碌無為的日子和追求卓越的愿望,反映出他對于時光的流逝和自己價值的思考。他通過對比志士和良馬,表達了自己對于追求理想和有所作為的渴望。同時,作者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如何找到知音,尋找到對自己真正理解和支持的人。最后,作者回憶起過去的悲傷經歷,表達了對于逝去時光和曾經珍視的東西的留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奮斗追求的全景。通過反復的碌碌忙碌,作者表達了人生短暫而寶貴的感受,同時強調了對于追求理想和有所作為的迫切渴望。作者雖然寥寥幾句,卻表達了對于真正知音的追求,并且在最后通過回憶過去的悲傷情境來呼應自己的思考。整首詩字句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體現了唐代詩人的洞察力和對人生真理的思考。
“曾吊三獻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lù lù fù lù lù, bǎi nián shuāng zhuǎn gǔ.
碌碌復碌碌,百年雙轉轂。
zhì shì zhōng yè xīn, liáng mǎ bái rì zú.
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
jù wèi bù děng xián, shuí shì zhī yīn mù.
俱為不等閑,誰是知音目。
yǎn zhōng liǎng xíng lèi, céng diào sān xiàn yù.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曾吊三獻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