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逢豈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音逢豈易”全詩
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
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下第》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下第》
作者:賈島
朝代:唐代
下第只空囊,
如何住帝鄉。
杏園啼百舌,
誰醉在花傍。
淚落故山遠,
病來春草長。
知音逢豈易,
孤棹負三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賈島下第后的失意和孤獨之感,表達了他不滿現實的心情。
首句"下第只空囊"意味著賈島考試落第,內心空虛無物。"如何住帝鄉"表示他面對現實世界的困惑和迷茫,不知如何在官場中謀生。
第二句"杏園啼百舌"以春天的景象作為背景,形容了孤寂的賈島只能自己聽到杏園里百鳥的啼鳴聲,強調他的孤獨和寂寞。"誰醉在花傍"可能是指其他人在花園中享受春天的美景,與賈島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四句"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表達了賈島思念家鄉和掛念過去的情感。病來春草長暗示了他的病情和身體的衰弱。
最后兩句"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表達了賈島在江湖中尋找知音的難度。孤棹負三湘意味著孤獨地劃船過長江,希望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整首詩情感低落,描繪了詩人的生活困境和內心的痛苦,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友情的追求。同時,通過對春天的描寫和家鄉的思念,表達了對美好和故鄉的向往。
“知音逢豈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dì
下第
xià dì zhǐ kōng náng, rú hé zhù dì xiāng.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
xìng yuán tí bǎi shé, shuí zuì zài huā bàng.
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lèi luò gù shān yuǎn, bìng lái chūn cǎo zhǎng.
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
zhī yīn féng qǐ yì, gū zhào fù sān xiāng.
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知音逢豈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