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色何曾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岳色何曾遠”全詩
草通石淙脈,硯帶海潮痕。
岳色何曾遠,蟬聲尚未繁。
勞思當此夕,苗稼在西原。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送烏行中石淙別業》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烏行中石淙別業》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作品。詩意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示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思念和對自然的熱愛。
詩中的“寒水長繩汲,丁泠數滴翻”描繪了寒冷的水源,用以象征著離別的情緒。接著,“草通石淙脈,硯帶海潮痕”描述了山間小溪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行旅的關懷。
詩中提到的“岳色何曾遠,蟬聲尚未繁”表現了詩人對離別朋友的思念,意味著友人雖然離去,但仍在天涯海角,詩人仍然牽掛著他。
最后兩句“勞思當此夕,苗稼在西原”表達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也隱含了豐收的希望,以及對友人新的事業的祝福。
整首詩采用了簡練而含蓄的表達方式,以景物描寫和離別之情為主線,通過自然景象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和離愁。詩意深遠,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悲涼和對友人未來的祝愿,同時也展示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期待。
“岳色何曾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ū xíng zhōng shí cóng bié yè
送烏行中石淙別業
hán shuǐ zhǎng shéng jí, dīng líng shù dī fān.
寒水長繩汲,丁泠數滴翻。
cǎo tōng shí cóng mài, yàn dài hǎi cháo hén.
草通石淙脈,硯帶海潮痕。
yuè sè hé zēng yuǎn, chán shēng shàng wèi fán.
岳色何曾遠,蟬聲尚未繁。
láo sī dāng cǐ xī, miáo jià zài xī yuán.
勞思當此夕,苗稼在西原。
“岳色何曾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