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聲沙島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聲沙島鷺”全詩
自嗟憐十上,誰肯待三征。
心被通人見,文叨大匠稱。
悲秋秦塞草,懷古漢家陵。
城靜高崖樹,漏多幽沼冰。
過聲沙島鷺,絕行石庵僧。
豈謂舊廬在,誰言歸未曾。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即事》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是唐代詩人賈島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和對過去的懷念。
譯文:
索索寂寞對著孤燈,
陰云堆積了好幾層。
自嘆命運多風霜,
哪里有人肯等待第三次相聚。
心靈被通情達理的人看見,
文采受到大家的贊賞。
悲嘆著秋天秦塞的荒野,
懷念著古時漢家的陵墓。
城市安靜,高崖上的樹,
漏水聲不斷,幽深的沼澤冰寒。
路過聲音的沙洲上,一只蒼鷺,
再也看不到前往石庵的僧人。
難道說舊時的住處還在,
誰又會說我已經回來了呢?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過去歲月的懷念。詩中通過對一些景物的描寫和對自己處境的反思,抒發出了詩人的憂郁情緒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孤燈”和“陰云”是形容作者的孤獨與憂郁。作者感嘆命運的多舛,表示自己生命的經歷中已經有過太多的離別和不期而遇,而如今再次相聚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
詩中還提到了“心靈被通情達理的人看見,文采受到大家的贊賞”,可以理解為作者希望自己的內心世界能夠被他人理解和欣賞。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秋天和古代歷史的懷念之情。他悲嘆著秋天秦塞的荒涼景象,思念著古時漢家的陵墓,表達了對故國的懷戀之情。
詩中的最后幾句則暗示了詩人對過去的廬山廬墓的回歸之愿,希望能夠重返這個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然而,他也表示不可能有人說他已經回來了,暗示著自己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時光。
通過對孤獨和懷念的描寫,這首詩以簡練、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過聲沙島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suǒ mò duì gū dēng, yīn yún jī jǐ céng.
索莫對孤燈,陰云積幾層。
zì jiē lián shí shàng, shuí kěn dài sān zhēng.
自嗟憐十上,誰肯待三征。
xīn bèi tōng rén jiàn, wén dāo dà jiàng chēng.
心被通人見,文叨大匠稱。
bēi qiū qín sāi cǎo, huái gǔ hàn jiā líng.
悲秋秦塞草,懷古漢家陵。
chéng jìng gāo yá shù, lòu duō yōu zhǎo bīng.
城靜高崖樹,漏多幽沼冰。
guò shēng shā dǎo lù, jué xíng shí ān sēng.
過聲沙島鷺,絕行石庵僧。
qǐ wèi jiù lú zài, shuí yán guī wèi zēng.
豈謂舊廬在,誰言歸未曾。
“過聲沙島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