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晚風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蘆葦晚風鳴”全詩
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月程。
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
迢遞不歸客,人傳虛隱名。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送耿處士》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耿處士》是唐代賈島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理解。
首先,詩的開頭兩句“一瓶離別酒,未盡即言行”,表達了離別之情。以喝酒來象征與朋友的離別,寓意酒杯中的酒一下子喝完,只能通過言辭和行動來表達離別之情。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心中憂愁又無奈的離別之感。
接著,詩人描述了離別后的旅行場景:“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月程。”詩人將離別后的旅途比作漫長而曲折的“萬水千山”,而自己則乘坐一艘小舟,在這樣的長途旅行中一直漂泊。整句表達了詩人被迫遠離故鄉,孤身一人行走在陌生而艱難的路途之上。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的描寫。這里,詩人利用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的聲音來裝點環境,同時也隱喻了孤獨寂寞的情感。秋天的原野靜謐而美麗,蘆葦隨晚風鳴響。這樣的描寫既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景色的贊美,也凸顯了他內心的孤獨與迷茫。
最后,詩人寫道:“迢遞不歸客,人傳虛隱名。”這句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心境。他感嘆自己長時間的寄居他鄉,再也無法回家,名聲也逐漸遠離他。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描繪自己的孤獨漂泊,同時也傳達了他對于名利的淡泊態度。
總的來說,賈島的《送耿處士》是一首帶有離別和孤獨情感的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和旅途的艱辛,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離別的痛苦和內心的孤獨與迷茫。詩人以自然景色和鳥鳴來展示自己的情感,以表達他對于名利的超然態度。整首詩寫意深遠,寄托了詩人在逆境中的堅持和對自由的追求。
“蘆葦晚風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ěng chǔ shì
送耿處士
yī píng lí bié jiǔ, wèi jǐn jí yán xíng.
一瓶離別酒,未盡即言行。
wàn shuǐ qiān shān lù, gū zhōu jǐ yuè chéng.
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月程。
chuān yuán qiū sè jìng, lú wěi wǎn fēng míng.
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
tiáo dì bù guī kè, rén chuán xū yǐn míng.
迢遞不歸客,人傳虛隱名。
“蘆葦晚風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