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峽聽猿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峽聽猿愁”全詩
飲泉看月別,下峽聽猿愁。
講不停雷雨,吟當近海流。
降霜歸楚夕,星冷玉泉秋。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送惠雅法師歸玉泉》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惠雅法師歸玉泉》
詩人:賈島(唐代)
中文譯文:
只到瀟湘水,洞庭湖未游。
飲泉看月別,下峽聽猿愁。
講不停雷雨,吟當近海流。
降霜歸楚夕,星冷玉泉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賈島送別法師回玉泉寺的作品。詩人在表達離別之情的同時,也描繪出了江南美景和自然景色。
詩的開頭描繪了詩人只到了瀟湘水,還未游覽洞庭湖。這里用瀟湘水和洞庭湖作為背景,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美感。
接著,詩人描寫了與法師告別時的情景。他們一同飲泉,看著月亮分別,聽著峽谷中的猿悲愁。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與法師之間的深厚情誼和離別的痛苦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法師在雷雨中不停地講經,和詩人在近海流處吟詩。這里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反襯出法師的智慧和詩人的才情。
最后,詩人描述了歸途中的情景。夜晚降霜,歸途已經到了楚地,夜空中的星星也因秋天的涼爽而特別清冷。這里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凸顯了離別的季節感和法師要回到玉泉寺的事實。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豐富的自然景色和情感,展現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痛苦之情,同時也呈現出江南風光的美麗與詩人對法師的深情厚意。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具有唐代詩歌的特點。
“下峽聽猿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ì yǎ fǎ shī guī yù quán
送惠雅法師歸玉泉
zhǐ dào xiāo xiāng shuǐ, dòng tíng hú wèi yóu.
只到瀟湘水,洞庭湖未游。
yǐn quán kàn yuè bié, xià xiá tīng yuán chóu.
飲泉看月別,下峽聽猿愁。
jiǎng bù tíng léi yǔ, yín dāng jìn hǎi liú.
講不停雷雨,吟當近海流。
jiàng shuāng guī chǔ xī, xīng lěng yù quán qiū.
降霜歸楚夕,星冷玉泉秋。
“下峽聽猿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