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視白云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視白云時”全詩
垂枝松落子,側頂鶴聽棋。
清凈從沙劫,中終未日欹。
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嵋。
分類: 傷別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送譚遠上人》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譚遠上人》是唐代賈島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對好友譚遠的送別之情。
詩中描繪了譚遠行至高山之上的景象:他俯視著白云,山房上蓋滿了樹皮。一棵垂枝的松樹上掉落下子,一只側面頂著的鶴聽著謝亭下圍棋。這一系列景象形象地表達了譚遠行至高山的寂靜與寧靜。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譚遠自從修行以來一直保持的清凈心境和對道教修行的堅持。他雖然經歷了困苦和劫難,但始終沒有偏離自己的修行目標。他的行為和內心都充滿了金光明亮,符合佛教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好友譚遠的深情告別,以及對他修行成果的贊嘆。作者通過描繪景物和贊美譚遠的品德,表達了自己對友誼和修行的理解和尊重。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送別譚遠上人,
他望下觀白云時。
山房蓋滿了樹皮,
松樹上掉落了松子。
一只側面頂著的鶴,
聽著謝亭下的圍棋。
他從清凈中經歷了沙劫,
中終未偏離日光。
金光足夠明亮行走的,
他與我一道離開峨嵋。
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以及對譚遠的贊許,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修行的理解和贊美。詩意深邃,詩情真摯,展示了作者對友誼和道教修行的敬仰和推崇。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清晰的意象和明快的韻律展現了作者的感嘆和愿望,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下視白云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án yuǎn shàng rén
送譚遠上人
xià shì bái yún shí, shān fáng gài shù pí.
下視白云時,山房蓋樹皮。
chuí zhī sōng lào zǐ, cè dǐng hè tīng qí.
垂枝松落子,側頂鶴聽棋。
qīng jìng cóng shā jié, zhōng zhōng wèi rì yī.
清凈從沙劫,中終未日欹。
jīn guāng míng běn háng, tóng shì chū é méi.
金光明本行,同侍出峨嵋。
“下視白云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