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嵩若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方嵩若寺”全詩
上方嵩若寺,下視雨和煙。
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
不知能已后,更有幾燈然。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贈紹明上人》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紹明上人
不曾住過名滿青云的寺室,
在中秋之夜獨自往來。
登上嵩岳下的若寺,
俯視著雨霧交融之景。
祖上豈會沒有離去的話,
因為我心中的柔情已經被傳承。
不知道我是否能留下傳說,
是否還有幾盞燈明照亮著世間。
詩詞中文譯文:
贈送給紹明上人
從沒住過聲名遠播的青云寺廟,
在中秋之夜獨自往來。
登上嵩山下的若寺,
俯瞰著雨霧交織的景象。
祖先豈會沒有離去的言語,
因為我的心中柔情已傳承。
不知道我是否能留下傳說,
是否還有幾盞燈明為世間照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賈島所作,表達了詩人對紹明上人的尊敬和祝愿。
詩人首先用“未住青云室”來形容紹明上人沒有在名聞遐邇的寺廟中長居,顯示出紹明上人的謙遜和追求超脫塵世的精神。
接著通過“中秋獨往年”來描繪紹明上人在中秋夜獨自行走,顯示出他與眾不同、獨立自主的個性。詩人通過這一形象,贊美紹明上人的獨立精神和尋求真理的決心。
詩中提到的“上方嵩若寺,下視雨和煙”,是描述紹明上人所在的地方。描繪了紹明上人登上嵩山下的若寺,以無邊的云霧和雨水作為背景。
“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表達了紹明上人的傳承精神。詩人認為紹明上人并非是來自無影無蹤的存在,而是在祖先的言傳身教中得以傳遞和發揚。這句話也表達了詩人對紹明上人在佛門事業上的執著和傳承的贊美。
最后兩句“不知能已后,更有幾燈然”,表達了詩人對紹明上人的未來的祝愿。詩人不知道紹明上人是否會留下傳世之作,是否會有更多的人繼承他的事業。通過“幾燈然”的描述,詩人傳達了對紹明上人事業永垂不朽的希望。
整首詩以溫婉的語言表達詩人對紹明上人的景仰和贊揚,既表達了詩人對紹明上人的敬仰之情,也抒發了自己在佛道修行上的追求和思考。這首詩既展示了賈島詩人優美的語言和意境,也表達了他對佛教智慧和至高境界的追求。
“上方嵩若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hào míng shàng rén
贈紹明上人
wèi zhù qīng yún shì, zhōng qiū dú wǎng nián.
未住青云室,中秋獨往年。
shàng fāng sōng ruò sì, xià shì yǔ hé yān.
上方嵩若寺,下視雨和煙。
zǔ qǐ wú yán qù, xīn yīn duàn bì chuán.
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
bù zhī néng yǐ hòu, gèng yǒu jǐ dēng rán.
不知能已后,更有幾燈然。
“上方嵩若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