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初投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初投刺”全詩
淹留花柳變,然諾肺腸傾。
避暑蟬移樹,高眠雁過城。
人家嵩岳色,公府洛河聲。
聯句逢秋盡,嘗茶見月生。
新衣裁白苧,思從曲江行。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再投李益常侍》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投李益常侍
何處初投刺,
當時赴尹京。
淹留花柳變,
然諾肺腸傾。
避暑蟬移樹,
高眠雁過城。
人家嵩岳色,
公府洛河聲。
聯句逢秋盡,
嘗茶見月生。
新衣裁白苧,
思從曲江行。
中文譯文:
再次投奔常侍李益
當初初次任官去尹京。
滯留期間花柳已變,
心意卻始終滿溢。
蟬兒為躲避暑天移樹,
雁兒高飛越過城市。
居住的地方屬于嵩岳山的色彩,
公府旁邊百川匯聚鳴。
到了秋天,聯句詩句言盡,
品茗時看見月亮生。
新衣裁剪的是白苧布,
想去曲江相伴同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賈島創作的一首七絕詩,描寫了再次投奔李益的旅程和內心的思緒。
詩人在一開始就表達了自己初次任官前往尹京的心情。他經歷了一段滯留的時間,期間花柳已變,顯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
然而,詩人的內心依然充滿了對李益的忠誠和思念之情。他描述了避暑的蟬兒移動樹木和高飛的雁兒,表達了對李益和尹京的向往。
詩人用“人家嵩岳色,公府洛河聲”來描述李益以及所在地的美景和環境,展示了對李益和尹京的景色的喜愛。
詩的后半部分則描繪了詩人在秋天的時候,在聯句和品茗的時候,可以看到月亮的美麗。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想要穿著新衣裁剪的白苧布去曲江同李益一同游玩的愿望,顯示了對李益的追隨和對曲江的向往。
整首詩寫景細膩,揭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李益的忠誠,展現了旅行中的風景和思鄉之情。
“何處初投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tóu lǐ yì cháng shì
再投李益常侍
hé chǔ chū tóu cì, dāng shí fù yǐn jīng.
何處初投刺,當時赴尹京。
yān liú huā liǔ biàn, rán nuò fèi cháng qīng.
淹留花柳變,然諾肺腸傾。
bì shǔ chán yí shù, gāo mián yàn guò chéng.
避暑蟬移樹,高眠雁過城。
rén jiā sōng yuè sè, gōng fǔ luò hé shēng.
人家嵩岳色,公府洛河聲。
lián jù féng qiū jǐn, cháng chá jiàn yuè shēng.
聯句逢秋盡,嘗茶見月生。
xīn yī cái bái zhù, sī cóng qǔ jiāng xíng.
新衣裁白苧,思從曲江行。
“何處初投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仄韻) 入聲七曷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