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高頻敕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高頻敕授”全詩
一主長江印,三封東省書。
不無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夢幻將泡影,浮生事只如。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寄令狐绹相公》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令狐绹相公》是唐代詩人賈島所作的一首詩。它描述了作者的官職高升,享受著官宦人士的榮耀和優待,但他仍然憂心忡忡,對世事充滿感慨。
詩歌的開篇寫道,“官高頻敕授,老免把犁鋤”,表明了作者在官場上的升遷和榮譽,不再需要像普通人一樣從事農耕勞作。接下來的兩句“一主長江印,三封東省書”,指的是作者擁有主持江津的印信和多次接收東省的命令之意。
但盡管享受到這些榮耀和權力,作者仍然感到內心的空虛和思念。“不無濠上思”,意味著作者在濠州時的思念之情。他可能懷念故鄉的家人和親友,遠離故土,而心靈孤獨。
最后兩句“唯食圃中蔬,夢幻將泡影”,表達了作者對塵世的看透。他認識到人生如夢如幻,凡事都只是虛幻和暫時的,在這喧囂浮華之間,唯有在家中的菜園里吃些蔬菜能感到一些寧靜和真實。這也可以理解為賈島對物質和名利的超脫和追求內心的安寧。
整首詩寫了一個官員在享受權力和身份的同時,對世俗無常和虛幻的感慨。作者通過對榮耀與空虛的對比,暗示了內心的追求和對真實的渴望。
中文譯文:
官品高升,頻頻受命,老去無需勞作田園。
一方江津的印章屬于我,三封命令來自東省書信。
雖然地位高,但我也時常懷念濠州。
只有在家中吃些蔬菜,才能感受到寧靜和真實。
唯有在這夢幻和虛幻中覺醒,人生的事務只是轉瞬煙云。
詩意和賞析:
《寄令狐绹相公》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權力和世俗虛妄的思考和感悟。雖然作者在官場上地位高,享受著官宦人士的待遇,但他仍然對人生深感迷茫和無奈。
在榮耀與權力之外,作者更關注內心的追求和對真實的渴望。他懷念故鄉和親人,對塵世的名利和浮華趨之若鶩。在這樣的背景下,他發出了一聲感嘆,表達了對人生的疑問和對塵世的看透。
整首詩的語言簡練而富有節奏感,通過對短句的運用和對比的手法,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它通過揭示人生的虛妄和短暫性,引人深思和反思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賈島是唐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的詩歌以真摯、深情和哲理性而著稱。這首《寄令狐绹相公》展示了他對世俗的超脫和對真實的追求,體現了他獨特的思想和情感。
“官高頻敕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íng hú táo xiàng gōng
寄令狐绹相公
guān gāo pín chì shòu, lǎo miǎn bǎ lí chú.
官高頻敕授,老免把犁鋤。
yī zhǔ cháng jiāng yìn, sān fēng dōng shěng shū.
一主長江印,三封東省書。
bù wú háo shàng sī, wéi shí pǔ zhōng shū.
不無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mèng huàn jiāng pào yǐng, fú shēng shì zhī rú.
夢幻將泡影,浮生事只如。
“官高頻敕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