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泉留岱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積泉留岱鳥”全詩
自夏雖無病,經秋不過原。
積泉留岱鳥,疊岫隔巴猿。
琴月西齋集,如今豈復言。
分類: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寄劉侍御》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劉侍御》
衣多苔蘚痕,
猶擬更趨門。
自夏雖無病,
經秋不過原。
積泉留岱鳥,
疊岫隔巴猿。
琴月西齋集,
如今豈復言。
中文譯文:
衣服上長滿了苔蘚斑紋,
仍舊打算再向你門前走近一些。
雖然夏天沒有生病,
經歷了秋天也沒有變化。
留下的泉水中棲息著岱山的鳥能,
疊嶂之間分隔著巴山的猿鳴。
琴音和月色匯集在西齋之中,
現在已無需再多說什么。
詩意和賞析:
《寄劉侍御》是唐代詩人賈島寫給劉侍御的一首詩。詩人開頭以“衣多苔蘚痕”來表達自己的苦楚之情,衣物上的苔蘚痕跡暗喻著歲月的流逝和離別的痕跡。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劉侍御的思念之情,想再次走近對方的門前。雖然作者自夏天以來并無病痛,而且經過了秋天的變化,但他的思念之情仍未改變。
接下來的兩句“積泉留岱鳥,疊岫隔巴猿”,以自然景物描寫來表達詩人與劉侍御的相距之情。泉水中棲息著岱山的鳥,山巒之間回蕩著巴山的猿鳴,意味著兩人隔著山水相望,想念之情無法言道。
最后兩句“琴月西齋集,如今豈復言”,詩人以琴音和月色來象征自己的心情,表達了自己心中所感。詩人認為現在已經無需再多言,因為私語已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
整首詩以簡練凝練的筆觸,展現了詩人對劉侍御的思念之情,用自然的景物描寫來表達相隔之間的相思之情,既境界深邃又令人感到哀婉。詩人通過描繪并聯結自然景物,表達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使詩歌充滿了意境和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
“積泉留岱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iú shì yù
寄劉侍御
yī duō tái xiǎn hén, yóu nǐ gèng qū mén.
衣多苔蘚痕,猶擬更趨門。
zì xià suī wú bìng, jīng qiū bù guò yuán.
自夏雖無病,經秋不過原。
jī quán liú dài niǎo, dié xiù gé bā yuán.
積泉留岱鳥,疊岫隔巴猿。
qín yuè xī zhāi jí, rú jīn qǐ fù yán.
琴月西齋集,如今豈復言。
“積泉留岱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