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旗一萬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槍旗一萬竿”全詩
角吹邊月沒,鼓絕爆雷殘。
中國今如此,西荒可取難。
白衣思請謁,徒步在長安。
作者簡介(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寄長武朱尚書》賈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長武朱尚書》
不日即登壇,
槍旗一萬竿。
角吹邊月沒,
鼓絕爆雷殘。
中國今如此,
西荒可取難。
白衣思請謁,
徒步在長安。
中文譯文:
不久將要上朝壇,
槍旗豎立數萬竿。
吹角聲中邊月隱,
鼓聲停止炮煙殘。
如今中國局勢如此,
西部的荒野難以攻取。
我心愿穿白衣拜訪朝廷,
只能步行在長安城。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賈島寄給長武朱尚書的一首詩。詩人通過描繪朝廷的盛況和國家的局勢,表達了對現狀的思考和對社會變遷的擔憂。
首先,詩人描述了登上朝壇的場景,槍旗豎立數萬竿,生動地展現了盛大的朝廷景象。接著,詩人用吹角聲中月光消失、鼓聲停止和炮煙盡散的描寫,表達了國家邊境的戰亂和混亂的現狀。他對中國的現狀深感憂慮,認為如今中國國內局勢如此,西部的荒野可以輕易奪取,暗示國家的不安定和脆弱。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無奈。詩人羨慕著能身著白衣拜訪朝廷的官員,但他只能穿著普通白衣徒步在長安城,表達了他對官位的向往和無法實現的困擾。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社會的思考和擔憂。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國家的局勢和社會的變遷,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憂慮和對未來的擔憂。通過對朝廷景象的描繪和對邊境戰亂的描述,詩人暗示了國家的不安定和脆弱。最后兩句展示了詩人對官位的向往和無法實現的無奈。整首詩凝練而有力,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社會和國家現狀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啟示。
“槍旗一萬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áng wǔ zhū shàng shū
寄長武朱尚書
bù rì jí dēng tán, qiāng qí yī wàn gān.
不日即登壇,槍旗一萬竿。
jiǎo chuī biān yuè méi, gǔ jué bào léi cán.
角吹邊月沒,鼓絕爆雷殘。
zhōng guó jīn rú cǐ, xī huāng kě qǔ nán.
中國今如此,西荒可取難。
bái yī sī qǐng yè, tú bù zài cháng ān.
白衣思請謁,徒步在長安。
“槍旗一萬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