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筐葉盡蠶應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筐葉盡蠶應老”全詩
坱靄韶容鎖澹愁,青筐葉盡蠶應老。
綠渚幽香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魚鱗。
王孫騎馬有歸意,林彩著空如細塵。
安得人生各相守,燒船破棧休馳走。
世上方應無別離,路傍更長千株柳。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東郊行》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東郊行》
斗雞臺下東西道,
柳覆班騅蝶纏草。
坱靄韶容鎖澹愁,
青筐葉盡蠶應老。
綠渚幽香生白蘋,
差差小浪吹魚鱗。
王孫騎馬有歸意,
林彩映空如細塵。
安得人生各相守,
燒船破棧休馳走。
世上方應無別離,
路傍更長千株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東方的郊外景象,場景如詩人眼前一般浮現出來。斗雞臺下,東西道上,一片柳樹倒映在班騅與蝶上,蝶飛舞在草叢中。坱靄籠罩著優美的容顏,表達出內心的淡淡憂愁。青筐的葉子凋零,暗示了桑蠶將老去。青筐是盛放桑蠶葉子的容器。
接下來,綠渚上生長著白蘋草,遠處微弱的漣漪中蕩起著魚鱗。王孫騎馬,懷揣歸意,他從樹林中穿過,陽光如細塵一般灑在他身上。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世間的期望,希望每個人都能相互陪伴和守護,不去追逐短暫的歡愉而離開。燒掉的船和崩塌的棧道象征著斷絕與逃避,人們應該停下奔忙的腳步,而世界上也不該有別離之憂。路旁開著千千萬萬的柳樹,象征了生命的延續和永恒不變。
這首詩以唐初時期溫庭筠的特點,寫景技法嫻熟。情感細膩,婉約而鮮明的意象。全詩構思巧妙流暢,運用六言行云流水般的詞藻將景物麗化,又穿插著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給讀者一種朦朧而美麗的感覺。
“青筐葉盡蠶應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jiāo xíng
東郊行
dòu jī tái xià dōng xī dào, liǔ fù bān zhuī dié yíng cǎo.
斗雞臺下東西道,柳覆班騅蝶縈草。
yǎng ǎi sháo róng suǒ dàn chóu,
坱靄韶容鎖澹愁,
qīng kuāng yè jǐn cán yīng lǎo.
青筐葉盡蠶應老。
lǜ zhǔ yōu xiāng shēng bái píng, chà chà xiǎo làng chuī yú lín.
綠渚幽香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魚鱗。
wáng sūn qí mǎ yǒu guī yì, lín cǎi zhe kōng rú xì chén.
王孫騎馬有歸意,林彩著空如細塵。
ān dé rén shēng gè xiāng shǒu,
安得人生各相守,
shāo chuán pò zhàn xiū chí zǒu.
燒船破棧休馳走。
shì shàng fāng yīng wú bié lí, lù bàng gèng zhǎng qiān zhū liǔ.
世上方應無別離,路傍更長千株柳。
“青筐葉盡蠶應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