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逐嚴光向若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逐嚴光向若耶”全詩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
不見水云應有夢,偶隨鷗鷺便成家。
白蘋風起樓船暮,江燕雙雙五兩斜。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西江上送漁父》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江上送漁父》是溫庭筠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漁父在西江上漂泊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追隨嚴光游蕩西江,釣船荷葉漂泊流轉。秋日梅雨惹人愁,夜晚荷花下停舟宿。水中云彩莫非做夢,時常同鷗鷺為伴。風吹白蘋草起舞,傍晚江燕兩人斜。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漁父在江上游蕩的生活狀態的描繪和體悟。詩詞中,嚴光是漁父的名字,他象征著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而西江是一個既寬闊又不穩定的水域,象征著世間的紛擾和無常。漁父在江上捕魚,靠釣船、荷葉漂泊流轉,生活的不穩定和艱苦使他愁緒不解。秋天時,梅雨來臨,更增加了他的憂慮和無助感。他夜晚停舟宿于荷花下,沉思著自己的命運和生活的艱辛。在漂泊的過程中,他看到水上的云彩,時常夢一般,與飛翔的鷗鷺為伴,體驗著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但他也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在夕陽下,白蘋草隨風起舞,江燕成雙成對地飛翔,這景象似乎揭示著生活中的美好和逐漸消逝的時光。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漁父的游蕩生活和內心的情緒變化,展現了作者對平凡生活的深刻觸動和感悟。通過描寫漁父的命運和生活狀態,詩詞傳遞了一種追求自由和超脫塵世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珍視和憂傷。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物生活的描繪,呈現出一幅細膩而唯美的畫面,給人以深思和感動。
“卻逐嚴光向若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ng shàng sòng yú fù
西江上送漁父
què zhú yán guāng xiàng ruò yé, diào lún líng zhào jì nián huá.
卻逐嚴光向若耶,釣輪菱棹寄年華。
sān qiū méi yǔ chóu fēng yè,
三秋梅雨愁楓葉,
yī yè péng zhōu sù wěi huā.
一夜篷舟宿葦花。
bú jiàn shuǐ yún yīng yǒu mèng, ǒu suí ōu lù biàn chéng jiā.
不見水云應有夢,偶隨鷗鷺便成家。
bái píng fēng qǐ lóu chuán mù, jiāng yàn shuāng shuāng wǔ liǎng xié.
白蘋風起樓船暮,江燕雙雙五兩斜。
“卻逐嚴光向若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