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陰寂寞漢陵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陰寂寞漢陵秋”全詩
草木榮枯似人事,綠陰寂寞漢陵秋。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題端正樹》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端正樹》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路旁的美麗樹木,如碧云般寄托愁緒,
曾經侍奉金輿的幸福在驛樓曾有過。
草木的榮枯往往映照了人事變遷,
綠陰低垂、寂寞孤寂,仿佛漢陵秋天。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棵端正樹的景象,表達了溫庭筠對樹木的情感和對人事變遷的感慨對比。詩人借景抒懷,描繪了一幅草木枯榮,綠陰寂寞的秋景,通過樹木的榮枯情況映照出人世間的起伏離合,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深切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來抒發詩人的情感與思索。詩中的“路傍佳樹”給人一種優美景色的感覺,而“碧云愁”則透露出一份淡淡的憂傷情緒。詩人將自己曾經侍奉金輿的經歷與這棵端正樹聯系起來,通過樹木的榮枯狀況來暗示人生的變遷和榮辱得失。詩句樸實而又婉約,通過描繪綠陰寂寞的漢陵秋天,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深切思考和對人生變遷的感慨之情。整首詩境界高遠,意蘊深沉,給人以詩人沉思與憂傷的情感沖擊,展現了溫庭筠細膩的情感抒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綠陰寂寞漢陵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uān zhèng shù
題端正樹
lù bàng jiā shù bì yún chóu, céng shì jīn yú xìng yì lóu.
路傍佳樹碧云愁,曾侍金輿幸驛樓。
cǎo mù róng kū shì rén shì, lǜ yīn jì mò hàn líng qiū.
草木榮枯似人事,綠陰寂寞漢陵秋。
“綠陰寂寞漢陵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