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陽到古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陽到古寺”全詩
初陽到古寺,宿鳥起寒林。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
靈山緣未絕,他日重來尋。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正見寺曉別生公》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正見寺曉別生公》
作者:溫庭筠
朝代:唐代
清曉盥秋水,高窗留夕陰。
初陽到古寺,宿鳥起寒林。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
靈山緣未絕,他日重來尋。
中文譯文:
清晨洗滌秋水,高窗留下夜晚的陰涼。
初陽照耀古寺,宿鳥在寒冷的林中起翔。
香火燃燒著良好的愿望,仕途名利并非一顆本心。
與靈山的緣分尚未斷絕,將來某天還會重回來尋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對古寺景色的描寫為主線,表達了詩人溫庭筠對于宗教信仰和才名的思考與追求。
詩的開篇“清曉盥秋水,高窗留夕陰”,描繪了清晨時分在寺廟中洗滌秋水的場景,并暗示了人世間塵埃的沖刷與凈化。高窗留下的夕陽映出寧靜幽深的寺廟,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初陽照耀古寺,宿鳥從寒冷的林中起飛。這里暗示了一種新的開始和自由,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自己才名的追求。寺廟意味著宗教的力量與秩序,而宿鳥的起飛則象征著詩人對于害怕束縛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之后,“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詩人表達了對于信仰以及對于功名利祿與真心相對立的看法。詩人認為,香火即燃燒著人們的愿望與祈禱,這種誠心是純凈的,而宦名則追求的是功利與名利,非真心所在。
最后兩句“靈山緣未絕,他日重來尋”,詩人表達了對于靈山的向往和追求,暗示了詩人身世的轉變和追求靈性上的執念。
整首詩通過對古寺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追求清凈與自由、對于信仰和才名的思考與追求。詩中別有深意,古寺景色是詩人內心與外在世界的映照,以寺廟景象為線索展開了一幅世俗與宗教、功名與真心相對立的圖景,表達了對于追求真正自由與內心凈化的渴望。
“初陽到古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jiàn sì xiǎo bié shēng gōng
正見寺曉別生公
qīng xiǎo guàn qiū shuǐ, gāo chuāng liú xī yīn.
清曉盥秋水,高窗留夕陰。
chū yáng dào gǔ sì, sù niǎo qǐ hán lín.
初陽到古寺,宿鳥起寒林。
xiāng huǒ yǒu liáng yuàn, huàn míng fēi sù xīn.
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
líng shān yuán wèi jué, tā rì chóng lái xún.
靈山緣未絕,他日重來尋。
“初陽到古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