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茶馀爽不成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澗茶馀爽不成眠”全詩
嵐翠暗來空覺潤,澗茶馀爽不成眠。
越僧寒立孤燈外,岳月秋當萬木前。
張邴宦情何太薄,遠公窗外有池蓮。
分類: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和趙嘏題岳寺》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趙嘏題岳寺》是唐代溫庭筠的一首詩,描述了一座位于高山上的岳寺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
中文譯文:
疏散的鐘聲細膩而清亮,仿佛撞擊著噴泉的聲音。
客省高高地臨近天空,宛如融入了水中。
迷蒙的云霧暗暗地籠罩著,讓人感受到了陣陣濕潤。
滿川的茶香飄來,清涼宜人,讓人無法入眠。
越僧孤獨地站在寺廟之外,看著孤燈照亮的夜晚。
岳月如秋天的萬木前,散發著寧靜而祥和的氣息。
張邴的宦情是多么的淺薄,遠遠地看著寺廟外的蓮花與池塘。
詩意:
詩人通過描繪岳寺的景色,抒發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禪修生活的向往。鐘聲和泉水聲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氛圍。云霧籠罩下,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感一覽無余。茶香的飄來使人心曠神怡,但也讓人無法入眠,暗示著詩人對禪修境界的追求之深。詩人對于越僧孤獨站在寺廟之外的描寫,表達了對修行者堅定信仰和無私奉獻的敬意。最后,詩人以張邴的宦情來對比遠公窗外的蓮花與池塘,揭示了世俗和禪修之間的對比。
賞析:
這首詩的描寫手法細膩而準確,通過生動的形象描繪,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詩人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悟和情感。詩中所描述的景色和氛圍猶如一幅山水畫般,給人以寧靜和美的享受。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修行者的敬佩也貫穿于全詩。整首詩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對自然的感悟,也融入了對修行人的理解和欽佩之情。
“澗茶馀爽不成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ào gǔ tí yuè sì
和趙嘏題岳寺
shū zhōng xì xiǎng luàn míng quán, kè shěng gāo lín shì shuǐ tiān.
疏鐘細響亂鳴泉,客省高臨似水天。
lán cuì àn lái kōng jué rùn,
嵐翠暗來空覺潤,
jiàn chá yú shuǎng bù chéng mián.
澗茶馀爽不成眠。
yuè sēng hán lì gū dēng wài, yuè yuè qiū dāng wàn mù qián.
越僧寒立孤燈外,岳月秋當萬木前。
zhāng bǐng huàn qíng hé tài báo, yuǎn gōng chuāng wài yǒu chí lián.
張邴宦情何太薄,遠公窗外有池蓮。
“澗茶馀爽不成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