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棘亦已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棘亦已繁”全詩
晴陽入荒竹,曖曖和春園。
倚杖息慚倦,徘徊戀微暄。
歷尋嬋娟節,剪破蒼筤根。
地閉修莖孤,林振馀籜翻。
適心在所好,非必尋湘沅。
作者簡介(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春盡與友人入裴氏林探漁竿》溫庭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盡與友人入裴氏林探漁竿》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春天快要結束,詩人與友人一起進入裴氏林探尋漁竿的情景。
詩中描繪了一條彎曲的小徑,茅棘叢生。晴天的陽光透過稀疏的竹林照射進來,春天的氣息彌漫在園中。詩人倚著杖頭,喘息著疲倦,徘徊在微暄的春天里。他歷經輾轉找尋嬋娟(美麗)的景色,披荊斬棘地到達了這里。地面上已經被密密麻麻的竹筍封閉,林中的竹葉翻飛。而這一切,都符合詩人的心意,他不必去尋找遙遠的湘沅之地,即使在這里,也能滿足他的所好。
詩意上,詩人通過描繪這個春天林中的景色,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發現,在這個裴氏林中,雖然沒有湘沅的風景,但也足夠滿足自己的心靈需求。
這首詩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天快要結束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與此同時,通過詩人的感受和表達,也凸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整首詩行井然有序,節奏流暢,給人以愉悅的美感。
“茅棘亦已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jǐn yǔ yǒu rén rù péi shì lín tàn yú gān
春盡與友人入裴氏林探漁竿
yī jìng hù yū zhí, máo jí yì yǐ fán.
一徑互紆直,茅棘亦已繁。
qíng yáng rù huāng zhú, ài ài hé chūn yuán.
晴陽入荒竹,曖曖和春園。
yǐ zhàng xī cán juàn, pái huái liàn wēi xuān.
倚杖息慚倦,徘徊戀微暄。
lì xún chán juān jié, jiǎn pò cāng láng gēn.
歷尋嬋娟節,剪破蒼筤根。
dì bì xiū jīng gū, lín zhèn yú tuò fān.
地閉修莖孤,林振馀籜翻。
shì xīn zài suǒ hǎo, fēi bì xún xiāng yuán.
適心在所好,非必尋湘沅。
“茅棘亦已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