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出多寶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涌出多寶塔”全詩
如霞散仙掌,似燒上峨嵋。
道樹千花發,扶桑九日移。
因山成眾像,不復藉蟠螭。
涌出多寶塔,往來飛錫僧。
分明三五月,傳照百千燈。
馴狖移高柱,慶云遮半層。
夜深寒焰白,猶自綴金繩。
磊落風初定,輕明云乍妨。
疏中搖月彩,繁處雜星芒。
火樹枝柯密,燭龍鱗甲張。
窮愁讀書者,應得假馀光。
分類:
作者簡介(段成式)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鄒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約生于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卒于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鄒平郡公,工詩,有文名。在詩壇上,他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段成式信佛讀經,飲酒賦詩唱和,以解其憂,詩中多流露出超脫世俗的消極情緒。
《觀山燈獻徐尚書》段成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山燈獻徐尚書》是段成式創作的一首唐代詩詞。詩人通過描寫夜晚觀賞山上的燈火景象,抒發對閑適生活和讀書者的思考和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風吹過山峰,山影搖曳紛亂,露水輕輕泛著光芒,猶如霞光散落在仙掌上,宛若煙霧彌漫在峨嵋山上。路邊的樹發出千朵花,扶桑樹仿佛在九天上徐徐移動。因為山的形狀千變萬化,不再像以前依托于傳說中的龍蛇翻騰。燈塔上涌現出寶塔,僧侶們不斷來往飛香燭火。明亮的光芒照耀著三五月,數以百千計的燈火相互傳揚。擅長馴養狖的人將它移上高柱,慶云遮住了半天空。深夜中,冷風中的火焰如同白色絲線一般點綴。磊落的山峰初次定住,輕柔的云彩卻時而干擾。稀疏的云中搖曳著月亮的光彩,密集的云中雜亂著星星的閃爍。燈火像火樹一樣分枝繁密,燈籠中的龍鱗甲板張開。貧苦讀書的人借此應該能得到一些額外的光芒。
這首詩詞描述了觀看山上燈火景象的美好,通過描繪細節和用意象進行寫景,使整篇詩詞呈現出一派山明水秀的意境。詩人通過山上的燈火景象,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的贊美,贊頌了那些能在煩惱中讀書的人,以及那些能靜心欣賞山水景色的人。詩中的意象豐富、形象鮮明,既展現了山的壯麗和燈火的明亮,又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想象的空間,使整篇詩具有豐富的詩意和審美價值。整個詩詞通過描繪細致入微的景象,展示了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文學才華。詩人同時還通過對人文和自然景觀的表達,喻示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整首詩抒發了對閑適生活和讀書者的思考和贊美,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涌出多寶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hān dēng xiàn xú shàng shū
觀山燈獻徐尚書
fēng miǎo yǐng líng luàn, lù qīng guāng lù lí.
風杪影凌亂,露輕光陸離。
rú xiá sàn xiān zhǎng, shì shāo shàng é méi.
如霞散仙掌,似燒上峨嵋。
dào shù qiān huā fā, fú sāng jiǔ rì yí.
道樹千花發,扶桑九日移。
yīn shān chéng zhòng xiàng, bù fù jí pán chī.
因山成眾像,不復藉蟠螭。
yǒng chū duō bǎo tǎ, wǎng lái fēi xī sēng.
涌出多寶塔,往來飛錫僧。
fēn míng sān wǔ yuè, chuán zhào bǎi qiān dēng.
分明三五月,傳照百千燈。
xún yòu yí gāo zhù, qìng yún zhē bàn céng.
馴狖移高柱,慶云遮半層。
yè shēn hán yàn bái, yóu zì zhuì jīn shéng.
夜深寒焰白,猶自綴金繩。
lěi luò fēng chū dìng, qīng míng yún zhà fáng.
磊落風初定,輕明云乍妨。
shū zhōng yáo yuè cǎi, fán chù zá xīng máng.
疏中搖月彩,繁處雜星芒。
huǒ shù zhī kē mì, zhú lóng lín jiǎ zhāng.
火樹枝柯密,燭龍鱗甲張。
qióng chóu dú shū zhě, yīng de jiǎ yú guāng.
窮愁讀書者,應得假馀光。
“涌出多寶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