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前問邊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燈前問邊事”全詩
將軍半夜飲,十里聞歌吹。
高門幾世宅,舞袖仍新賜。
誰遣一書來,燈前問邊事。
分類:
作者簡介(劉駕)
劉駕,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與曹鄴友善,俱工古風。鄴先及第,不忍先歸,待于長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歸越中。時國家承平,獻樂府十章,帝甚悅。累歷達官,終國子博士。其詩敢于抨擊統治階級的腐化昏庸,能夠反映民間疾苦。辛文房稱其“詩多比興含蓄,體無定規,興盡即止,為時所宗。”(《唐才子傳》卷七)其詩較有社會內容,如《反賈客樂》反映農民疾苦,《有感》抨擊邊將腐化,《棄婦》表現對被遺棄婦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較好的作品。《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詩集一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事跡見其《唐樂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
《有感》劉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
弓劍不自行,難引河湟思。
將軍半夜飲,十里聞歌吹。
高門幾世宅,舞袖仍新賜。
誰遣一書來,燈前問邊事。
中文譯文:
弓箭不自主,難以引發對河湟的思念之情。
將軍半夜痛飲,十里外聞歌聲和吹奏聲。
高門世家莊園經歷了幾代,舞袖仍然是新賜之物。
誰會送來一封信函,在燈前問及邊疆事務。
詩意:
這首詩寫出了將軍的孤獨和對邊疆的思念之情。將軍手中的弓箭無法自己行動,但他卻難以抑制對河湟地區的思念之情。在半夜,他痛飲著酒,但能聽到十里外傳來的歌聲和吹奏聲,這更加加重了他的思鄉之情。將軍家世顯赫,擁有高門世家莊園,但舞袖卻是作為新賜象征。詩末,將軍希望能有人送來一封來信,在燈光下詢問關于邊疆的事務。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將軍的孤獨和思鄉之情,傳達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眷戀之情。將軍手中的弓箭象征著他作為軍人的身份和職責,但卻無法滿足他內心對家園的思念。只能在酒樓中痛飲,卻能聽到遠方的歡樂聲,無疑更加增加了將軍的孤獨感。將軍家族門第顯赫,但他一直期待著收到家人或朋友的來信,以了解邊疆的發展。這首詩悲切而又帶有一絲希望,展示了將軍作為一個軍人的矛盾心情。
“燈前問邊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有感
gōng jiàn bù zì xíng, nán yǐn hé huáng sī.
弓劍不自行,難引河湟思。
jiāng jūn bàn yè yǐn, shí lǐ wén gē chuī.
將軍半夜飲,十里聞歌吹。
gāo mén jǐ shì zhái, wǔ xiù réng xīn cì.
高門幾世宅,舞袖仍新賜。
shuí qiǎn yī shū lái, dēng qián wèn biān shì.
誰遣一書來,燈前問邊事。
“燈前問邊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