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年稻亦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饑年稻亦熟”全詩
舟中愛桑麻,日午因成宿。
相承幾十代,居止連茅屋。
四鄰不相離,安肯去骨肉。
書生說太苦,客路常在目。
縱使富貴還,交親幾墳綠。
分類:
作者簡介(劉駕)
劉駕,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與曹鄴友善,俱工古風。鄴先及第,不忍先歸,待于長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歸越中。時國家承平,獻樂府十章,帝甚悅。累歷達官,終國子博士。其詩敢于抨擊統治階級的腐化昏庸,能夠反映民間疾苦。辛文房稱其“詩多比興含蓄,體無定規,興盡即止,為時所宗。”(《唐才子傳》卷七)其詩較有社會內容,如《反賈客樂》反映農民疾苦,《有感》抨擊邊將腐化,《棄婦》表現對被遺棄婦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較好的作品。《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詩集一卷,《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事跡見其《唐樂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傳》卷七。《全唐詩》錄存其詩六十八首,編為一卷。
《江村》劉駕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村》譯文:江水灌溉著稻田,饑荒年份,稻谷依然成熟。我喜歡船上的桑麻,飯菜都依賴它們。幾十代人相傳,一直住在茅草屋里。四鄰互相依靠,怎么愿意離開親人呢。讀書人說太辛苦,旅途常在我的目光中。即使有錢有貴,相親的人也葬在綠色的墳墓里。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貧困的江村,但同時也展現了人們的堅韌不拔和親情的珍貴。江水的灌溉使稻田依然繁盛,盡管是饑荒的年份。船上的桑麻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幾十代人居住在茅草屋里,四鄰彼此依靠,不愿離開親人。詩中的書生表示讀書之路艱辛,而旅途一直在他的目光中,似乎暗示了詩人劉駕自己的遭遇。最后兩句詩道出了富貴無常,無論貧富貴賤,我們最終都會回歸自然,成為綠色的墳墓。整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江村的生活,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貧困鄉村中人們堅韌生活態度的贊美和對親情的思念之情。
“饑年稻亦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ūn
江村
jiāng shuǐ guàn dào tián, jī nián dào yì shú.
江水灌稻田,饑年稻亦熟。
zhōu zhōng ài sāng má, rì wǔ yīn chéng sù.
舟中愛桑麻,日午因成宿。
xiāng chéng jǐ shí dài, jū zhǐ lián máo wū.
相承幾十代,居止連茅屋。
sì lín bù xiāng lí, ān kěn qù gǔ ròu.
四鄰不相離,安肯去骨肉。
shū shēng shuō tài kǔ, kè lù cháng zài mù.
書生說太苦,客路常在目。
zòng shǐ fù guì hái, jiāo qīn jǐ fén lǜ.
縱使富貴還,交親幾墳綠。
“饑年稻亦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