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汀浦晚蕭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蒹葭汀浦晚蕭蕭”全詩
秋風漢水旅愁起,寒木楚山歸思遙。
獨夜猿聲和落葉,晴江月色帶回潮。
故園新過重陽節,黃菊滿籬應未凋。
分類:
作者簡介(劉滄)
劉滄(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生卒年均不詳,比杜牧、許渾年輩略晚,約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體貌魁梧,尚氣節,善飲酒,好談古今,令人終日傾聽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劉滄與李頻同榜登進士第。調華原尉,遷龍門令。滄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劉滄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進士。據 《唐才子傳》,劉滄屢舉進士不第,得第時已白發蒼蒼。
《送李休秀才歸嶺中》劉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休秀才歸嶺中
南泛孤舟景自饒,
蒹葭汀浦晚蕭蕭。
秋風漢水旅愁起,
寒木楚山歸思遙。
獨夜猿聲和落葉,
晴江月色帶回潮。
故園新過重陽節,
黃菊滿籬應未凋。
中文譯文:
送李休秀才歸嶺中
南方孤舟上美景多,
蒲葦叢生汀浦傍,晚上寂寥。
秋風吹過漢水,旅途愁思悠悠,
寒木楚山之上,歸鄉之思無盡遙。
獨自一夜聽到猿猴的叫聲,和飄落的葉子聲相和,
晴天下的江面上,倒映著明亮的月光和海潮。
在故鄉的家中,剛剛度過了重陽佳節,
籬笆上的黃菊仍然盛開不凋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送別李休秀才歸鄉的情景和自己對歸鄉之思的抒發。詩人把南方的美景、晚上的靜寂、秋風、寒木、楚山,與自己旅途上的愁思和對歸鄉的思念相結合,構成了一幅寂寥的畫面。夜晚寂靜,猿猴的叫聲和飄落的葉子聲交相呼應,增添了蒼涼的氛圍。而在故鄉,剛過完重陽節,黃菊還未凋謝,給人一種欣慰和希望的感覺。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詩人對南方的美景、自然的變化和故鄉的情景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歸鄉的思念之情。詩情蒼涼,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寂寥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愁思。
整首詩語言簡練,韻律流暢,通過簡潔的字句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歸鄉之情的真摯表達。詩中使用了一些常見的意象,如秋風、寒木、楚山、猿聲、落葉等,使詩歌具有生動感和形象感。詩人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讓讀者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人的思考和情緒。同時,詩人通過對季節的描寫,使人對時光的推移和自己面臨的無常感到了深深的思考,并表現出對故鄉、家庭和自己的珍重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文字簡練,給人以現實生活和內心思考的啟迪。
“蒹葭汀浦晚蕭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xiū xiù cái guī lǐng zhōng
送李休秀才歸嶺中
nán fàn gū zhōu jǐng zì ráo, jiān jiā tīng pǔ wǎn xiāo xiāo.
南泛孤舟景自饒,蒹葭汀浦晚蕭蕭。
qiū fēng hàn shuǐ lǚ chóu qǐ,
秋風漢水旅愁起,
hán mù chǔ shān guī sī yáo.
寒木楚山歸思遙。
dú yè yuán shēng hé luò yè, qíng jiāng yuè sè dài huí cháo.
獨夜猿聲和落葉,晴江月色帶回潮。
gù yuán xīn guò chóng yáng jié, huáng jú mǎn lí yīng wèi diāo.
故園新過重陽節,黃菊滿籬應未凋。
“蒹葭汀浦晚蕭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