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未酬三尺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壯志未酬三尺劍”全詩
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
音書斷絕干戈后,親友相逢夢寐間。
卻羨浮云與飛鳥,因風吹去又吹還。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春日思歸》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思歸》是唐代李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情不斷若連環,
一夕思歸鬢欲斑。
壯志未酬三尺劍,
故鄉空隔萬重山。
音書斷絕干戈后,
親友相逢夢寐間。
卻羨浮云與飛鳥,
因風吹去又吹還。
中文譯文:
春天的情感像連環一樣不斷,
一宿思念故鄉鬢發開始斑白。
壯志未能實現,手中三尺劍,
故鄉被萬重山巒隔絕。
音信在戰亂后中斷,
親朋好友在夢中相遇。
卻羨慕飄逸的浮云和飛鳥,
隨風而去又隨風而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李頻因思鄉而感嘆的心情。春天充滿了生機和激情,使得他對故鄉的思念更加強烈。他回想起自己遠行時的壯志未酬,如手中的劍,一直未能實現。他的故鄉和他現在所在地被萬重山巒隔絕,使得與家人、朋友的聯系斷絕。然而,他仍然憧憬著自由自在的飛鳥和浮云,羨慕它們能夠隨風而去又隨風而回。
賞析:
《春日思歸》通過描繪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逝去的時光的留戀。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用春天繁榮的景象和自然界中的飛鳥、浮云與作者內心的苦悶、思鄉之情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增強了詩詞的表達力。整首詩詞既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又展現了他對理想和自由的向往,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同時,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動蕩的時代背景下面臨的迷失與思考,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壯志未酬三尺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sī guī
春日思歸
chūn qíng bù duàn ruò lián huán, yī xī sī guī bìn yù bān.
春情不斷若連環,一夕思歸鬢欲斑。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sān chǐ jiàn,
壯志未酬三尺劍,
gù xiāng kōng gé wàn chóng shān.
故鄉空隔萬重山。
yīn shū duàn jué gān gē hòu, qīn yǒu xiāng féng mèng mèi jiān.
音書斷絕干戈后,親友相逢夢寐間。
què xiàn fú yún yǔ fēi niǎo, yīn fēng chuī qù yòu chuī hái.
卻羨浮云與飛鳥,因風吹去又吹還。
“壯志未酬三尺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