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得閑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日得閑吟”全詩
因知遙夜坐,別有遠山心。
蕓細書中氣,松疏雪后陰。
歸時高興足,還復插朝簪。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冬夜和范秘書宿秘省中作》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夜和范秘書宿秘省中作》是唐代詩人李頻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與范秘書一同宿在秘省中,感嘆著遠山的壯麗和自然景色的美妙。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每日閑暇時,我在清晨闕下深深吟詠。因為我知道遠離城市,在夜晚坐下時,我的心靈被遠山的景色所感動。茂盛的雜草正是書中的記載,松樹和雪后的陰影在我眼前交織。回家的時候,我覺得十分高興,于是我重新插上了出席朝廷會議所必須佩戴的朝簪。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冬夜與范秘書共度時光時,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優美景色的沉思。無論是遠山的峻峰,還是松樹和積雪,都以一種恬靜之美渲染著整個環境。詩中的"蕓細書中氣"和"松疏雪后陰"等描寫手法使得詩歌更具圖像感和寫實性。此外,最后兩句"歸時高興足,還復插朝簪"表達了作者在自然中獲得寧靜與歡樂后的充實感,并隱含著對清貴的向往。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示出冬夜中的寧靜與美好。同時,這首詩也平實、樸素,寫景描寫精細,意境清透,給讀者留下深深的思考空間。
“每日得閑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yè hé fàn mì shū sù mì shěng zhōng zuò
冬夜和范秘書宿秘省中作
měi rì dé xián yín, qīng cáo què xià shēn.
每日得閑吟,清曹闕下深。
yīn zhī yáo yè zuò, bié yǒu yuǎn shān xīn.
因知遙夜坐,別有遠山心。
yún xì shū zhōng qì, sōng shū xuě hòu yīn.
蕓細書中氣,松疏雪后陰。
guī shí gāo xìng zú, hái fù chā cháo zān.
歸時高興足,還復插朝簪。
“每日得閑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