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為燕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窗為燕開”全詩
閑眠知道在,高步會時來。
露滴從添硯,蟬吟便送杯。
亂書離縹帙,迸筍出苔莓。
異果因僧摘,幽窗為燕開。
春游何處盡,欲別幾遲回。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留題姚氏山齋》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題姚氏山齋》
未厭棲林趣,
猶懷濟世才。
閑眠知道在,
高步會時來。
露滴從添硯,
蟬吟便送杯。
亂書離縹帙,
迸筍出苔莓。
異果因僧摘,
幽窗為燕開。
春游何處盡,
欲別幾遲回。
《留題姚氏山齋》是唐代李頻所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姚氏山齋中的生活情趣。詩中表達了對樂趣和知己的珍視,以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愉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未曾厭倦棲息在山林的趣味,
仍懷念能為世間助力的才智。
閑暇時醒著眠都知道自在,
徘徊高處能與知己相逢。
露珠從秋硯上滴落下,
蟬鳴聲為我來送上一杯酒。
亂書離開紙冊的封套,
新生的竹筍從青苔中涌現。
異果因禪僧采摘而得,
幽窗因燕子而生機盎然。
春游何處都不會覺得疲倦,
欲別時總是不舍遲遲回。
這首詩通過描寫山齋中的自在和愉悅,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追求和珍視。詩中表現出作者對安靜、寧靜環境的喜愛,他欣賞棲息在山林的樂趣,也懷念自己能為世界帶來益處的才智。作者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使是在清醒的時候也能感到自由自在,高步云端時也能與志同道合的人相逢。
詩人運用了典雅的意象和比喻,比如用露珠滴落和蟬鳴送酒來描繪落款以及創作的情景,用竹筍涌現和燕子的到來來表達新生和歡迎的意思。這些形象的使用使詩歌更具生動和獨特的視覺效果。
整首詩透露出一種安靜、寧靜的氛圍,展現了作者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心情。詩人通過對山齋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清靜、隨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友情和人際關系的執著追求。詩歌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深刻的內涵,帶給讀者一種舒適和寧靜的感受。
“幽窗為燕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tí yáo shì shān zhāi
留題姚氏山齋
wèi yàn qī lín qù, yóu huái jì shì cái.
未厭棲林趣,猶懷濟世才。
xián mián zhī dào zài, gāo bù huì shí lái.
閑眠知道在,高步會時來。
lù dī cóng tiān yàn, chán yín biàn sòng bēi.
露滴從添硯,蟬吟便送杯。
luàn shū lí piāo zhì, bèng sǔn chū tái méi.
亂書離縹帙,迸筍出苔莓。
yì guǒ yīn sēng zhāi, yōu chuāng wèi yàn kāi.
異果因僧摘,幽窗為燕開。
chūn yóu hé chǔ jǐn, yù bié jǐ chí huí.
春游何處盡,欲別幾遲回。
“幽窗為燕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