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帽閑尋紫閣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烏帽閑尋紫閣僧”全詩
松迥月光先照鶴,寺寒溝水忽生冰。
琤琤曉漏喧秦禁,漠漠秋煙起漢陵。
聞說天臺舊禪處,石房獨有一龕燈。
分類:
作者簡介(李郢)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長安夜訪澈上人》李郢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夜訪澈上人》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李郢。詩中描繪了一個人在長安夜晚,尋訪關西一位僧人的情景。
詩中寫道,當關西的樹木飄落,夜霜凝結之時,我戴著黑色帽子,閑逛在尋找這位紫閣僧人的道路上。月光透過松樹的縫隙,照亮了白鶴,寺廟變得寒冷,溝水變成了冰。
清晨的鐘聲伴隨著漏水聲響起,打破了秦宮的寂靜。秋天的煙霧籠罩著漢陵。我聽說天臺山上有一個古老的禪宗處,唯獨一個石房獨自點燃著一盞燈。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在長安城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寺廟和僧侶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作者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禪宗場所,展示了他對清靜和寧靜生活的向往。與現實世界的喧囂相比,作者希望能尋找到內心的寧靜和靈性滿足。整首詩以景物的描寫為主,通過描繪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示了作者對禪宗和修行者的敬意和向往。
中文譯文如下:
關西木落夜霜凝,
烏帽閑尋紫閣僧。
松迥月光先照鶴,
寺寒溝水忽生冰。
琤琤曉漏喧秦禁,
漠漠秋煙起漢陵。
聞說天臺舊禪處,
石房獨有一龕燈。
“烏帽閑尋紫閣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yè fǎng chè shàng rén
長安夜訪澈上人
guān xī mù luò yè shuāng níng, wū mào xián xún zǐ gé sēng.
關西木落夜霜凝,烏帽閑尋紫閣僧。
sōng jiǒng yuè guāng xiān zhào hè,
松迥月光先照鶴,
sì hán gōu shuǐ hū shēng bīng.
寺寒溝水忽生冰。
chēng chēng xiǎo lòu xuān qín jìn, mò mò qiū yān qǐ hàn líng.
琤琤曉漏喧秦禁,漠漠秋煙起漢陵。
wén shuō tiān tāi jiù chán chù, shí fáng dú yǒu yī kān dēng.
聞說天臺舊禪處,石房獨有一龕燈。
“烏帽閑尋紫閣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