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鐘到靈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鐘到靈觀”全詩
茅洞幾千載,水聲寒至今。
讀碑丹井上,坐石澗亭陰。
清興未云盡,煙霞生夕林。
分類:
作者簡介(李郢)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沉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游天柱觀》李郢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天柱觀》是唐代李郢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游覽天柱觀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聽到鐘聲,便來到靈觀,仙子高興地迎接。茅草搭建的洞穴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水聲仍然寒冷。讀完碑文,站在紅色的井口上,坐在石頭底下的涼亭中。清新的歡樂氛圍仍未散盡,煙霧與云霞在黃昏的森林中生長。
詩意:
《游天柱觀》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游覽天柱觀的經歷。詩中所描繪的山水環境與古跡,給人以寧靜和美麗的感覺。詩人通過描寫洞穴、水聲、碑文以及煙霧和云霞等細節,展現了自然與人文之間的交融,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古代智慧的敬意。
賞析:
《游天柱觀》通過細膩的描寫,真實地再現了詩人游覽天柱觀的情景。詩中富有節奏感的對仗句與平仄押韻,使整首詩流暢而優美。通過詩人的描繪,讀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靜謐與古跡的莊嚴,仿佛身臨其境。詩中的煙霧與云霞象征著人間的紛擾,而靈觀所代表的寧靜與精神寄托,給人以啟迪和思考。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跡為背景,融入了對智慧和傳承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思意味。
“聽鐘到靈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tiān zhù guān
游天柱觀
tīng zhōng dào líng guān, xiān zǐ xǐ xiāng xún.
聽鐘到靈觀,仙子喜相尋。
máo dòng jǐ qiān zǎi, shuǐ shēng hán zhì jīn.
茅洞幾千載,水聲寒至今。
dú bēi dān jǐng shàng, zuò shí jiàn tíng yīn.
讀碑丹井上,坐石澗亭陰。
qīng xìng wèi yún jǐn, yān xiá shēng xī lín.
清興未云盡,煙霞生夕林。
“聽鐘到靈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