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興挈一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乘興挈一壺”全詩
下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長返。
乘興挈一壺,折荷以為盞。
入竹藤似蛇,侵墻水成蘚。
幽鳥不識人,時來拂冠冕。
沿流路若窮,及行路猶遠。
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
自憐不羈者,寫物心常簡。
翻愁此興多,引得嵇康懶。
分類:
作者簡介(曹鄴)
曹鄴,字鄴之,桂州(桂林)陽朔人,與晚唐著名詩人劉駕、聶夷中、于濆、邵謁、蘇拯齊名,而以曹鄴才穎最佳。
《從天平節度使游平流園》曹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天平節度使游平流園》是唐代詩人曹鄴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游覽平流園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在這個寧靜的園林里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詩人描述了園中的池塘靜謐,遠離世俗的喧囂,使他能夠放松心情。他下馬后仿佛置身于山中一般,使人感到仿若歸于山野,使人的心情和疲勞一下子都能得到舒緩。這里的明公(指游覽時的伴游或賓客)有高尚的思想,到此后終將安心歸于本質,遠離浮躁。
詩人為了增添詩篇的意境,將折來的荷葉當作茶杯,借用折荷煮茶的情景,展示了他乘興而來,攜帶一壺好茶,想要與明公一同欣賞自然景觀的愉悅心情。進入竹藤之中,仿佛蛇一樣游走,借墻邊的水長出蘚苔,引起了詩人的某種幻想和遐思。
詩人獨自游走于平流園中,這里的幽鳥并不認識人,詩人的到來并未被察覺,時間來到他們才行禮拜。在盡頭的洞中,似乎已經是傍晚的時光,但洞口的天空卻仍然是白晝,使人感到詩人的游覽旅程已經持續很久,雖然時間已經趨近于夜晚,但離開洞口的路程依然遙遠。
詩人自憐自己是個不受約束的人,用簡單的文字描繪出了所看所思的景物,但是一旦轉變心情,就會感到無聊和痛苦,甚至懶得引起嵇康的興趣。
整首詩以平流園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和自身心境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自我懷疑和自省的態度,通過描寫看似簡單的物象和心情,給予讀者深層次的思考空間。
“乘興挈一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tiān píng jié dù shǐ yóu píng liú yuán
從天平節度使游平流園
chí táng jìng yú sì, sú shì bú dào yǎn.
池塘靜于寺,俗事不到眼。
xià mǎ rú zài shān, lìng rén hū shū sàn.
下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míng gōng yǒu gāo sī, dào cǐ suì zhǎng fǎn.
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長返。
chéng xìng qiè yī hú, zhé hé yǐ wéi zhǎn.
乘興挈一壺,折荷以為盞。
rù zhú téng shì shé, qīn qiáng shuǐ chéng xiǎn.
入竹藤似蛇,侵墻水成蘚。
yōu niǎo bù shí rén, shí lái fú guān miǎn.
幽鳥不識人,時來拂冠冕。
yán liú lù ruò qióng, jí xíng lù yóu yuǎn.
沿流路若窮,及行路猶遠。
dòng zhōng yǐ yún xī, dòng kǒu tiān wèi wǎn.
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
zì lián bù jī zhě, xiě wù xīn cháng jiǎn.
自憐不羈者,寫物心常簡。
fān chóu cǐ xìng duō, yǐn de jī kāng lǎn.
翻愁此興多,引得嵇康懶。
“乘興挈一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