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學天上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學天上日”全詩
朝來見人說,卻知在石城。
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
自是使君眼,見物皆有情。
麋鹿同上山,蓮藕同在泥。
莫學天上日,朝東暮還西。
作者簡介(曹鄴)
曹鄴,字鄴之,桂州(桂林)陽朔人,與晚唐著名詩人劉駕、聶夷中、于濆、邵謁、蘇拯齊名,而以曹鄴才穎最佳。
《代羅敷誚使君》曹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羅敷誚使君》是唐代曹鄴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常言愛嵩山,別妾向東京。
朝來見人說,卻知在石城。
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
自是使君眼,見物皆有情。
麋鹿同上山,蓮藕同在泥。
莫學天上日,朝東暮還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愛嵩山的使君與他所留下的妾的離別。使君讓人告訴他在石城,尤其指出石城里有菖蒲花開放。這是因為使君能夠用心去觀察并賞識一切,無論是山上的鹿還是泥里的蓮藕。詩人通過使君的眼睛展示了他對周圍環境的敏感和熱愛。最后一句話警示人們不要追隨太陽,朝東方卻在傍晚回到西邊,意味著要保持自己的真實感覺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采用了五言七句的形式,語言簡潔明快。詩中以使君與他所愛之物(嵩山、石城、菖蒲花、麋鹿、蓮藕)的形象相互映照,將愛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感知力的贊美。
使君愛嵩山,顯示了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向往。使君離別時關心的是妾是否喜歡東京,這表明他關注妾的情感和幸福。通過使君眼中的事物,詩人表現出他對周圍一切的感受和關注,使君的敏感和情感觀察力得到了贊美。
最后一句“莫學天上日,朝東暮還西。”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真實自我和內心感受的呼吁。詩人警示人們不要追隨表面的光鮮和虛假,要保持真實和真實感受。這句話給人以深思,呼吁人們在追求幸福和真實感受的過程中保持自己的真實,不要隨波逐流。
通過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們真實感受的呼吁,《代羅敷誚使君》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真實自我的追求。同時,詩人通過使君的眼睛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結合起來,給人以深刻的感悟和思索。
“莫學天上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luó fū qiào shǐ jūn
代羅敷誚使君
cháng yán ài sōng shān, bié qiè xiàng dōng jīng.
常言愛嵩山,別妾向東京。
zhāo lái jiàn rén shuō, què zhī zài shí chéng.
朝來見人說,卻知在石城。
wèi bì chāng pú huā, zhǐ xiàng shí chéng shēng.
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
zì shì shǐ jūn yǎn, jiàn wù jiē yǒu qíng.
自是使君眼,見物皆有情。
mí lù tóng shàng shān, lián ǒu tóng zài ní.
麋鹿同上山,蓮藕同在泥。
mò xué tiān shàng rì, cháo dōng mù hái xī.
莫學天上日,朝東暮還西。
“莫學天上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