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須分一半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月須分一半明”全詩
當時不得將軍力,日月須分一半明。
分類:
作者簡介(汪遵)
(全唐詩云:一作王遵)(約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與許棠同鄉。棠在京師,偶送客至灞、浐間,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詢其因何事來京,遵答以來就貢。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與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寄托了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
《樊將軍廟》汪遵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樊將軍廟》是唐代汪遵的作品。該詩以歷史典故為背景,表達了對樊將軍的愿景和敬仰。
《樊將軍廟》的中文譯文如下:
玉輦曾經陷楚營,
漢皇心怯擬休兵。
當時不得將軍力,
日月須分一半明。
該詩的詩意表達了對樊將軍的贊頌和愿景。詩中提到樊將軍曾經帶領玉輦(帝王的駕車)奮勇作戰,成功陷落楚國軍營。而當時的漢皇卻心生猶豫,打算停止戰爭。詩人對這一情景感到遺憾,認為如果當時漢皇能充分利用樊將軍的力量,就能獲得更大的勝利。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觀點:如果日月能夠將自己的明亮一分為二,即將樊將軍的功績和光彩與自然界的明亮相比擬,那將會更加耀眼奪目。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典故的回憶和反思,表達了對樊將軍的景仰和遺憾。詩人希望人們能充分認識到樊將軍的偉大價值和功績,同時也表達了對英雄壯舉的敬佩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表達方式,結合對歷史事件的描繪,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對壯舉的贊美。
“日月須分一半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án jiāng jūn miào
樊將軍廟
yù niǎn céng jīng xiàn chǔ yíng, hàn huáng xīn qiè nǐ xiū bīng.
玉輦曾經陷楚營,漢皇心怯擬休兵。
dāng shí bù dé jiāng jūn lì, rì yuè xū fēn yī bàn míng.
當時不得將軍力,日月須分一半明。
“日月須分一半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